崂山道士

作者: 憂木抒蘭 | 来源:发表于2017-09-27 07:02 被阅读0次

      因对崂山之神秘充满无限向往之情,遂于无聊之时作以此篇,文本内容皆为虚构,诸位看官勿信、勿喷(掩面而笑)。

    咸丰八年,于清平人间偶识江湖隐士,张尛,复得其所荐,结一崂山道士,甚友之。

    崂山道士无名无姓,只一法号:悟明。其自曰六根清净、无父无母,六岁便成道士。吾等情谊渐浓,而其亦欲邀之崂山本家,且吾尘缘尽了,遂从之。

    约摸两三月,终至崂山。趋远观视,山高云耸,不得见顶,而其宽腰至极,一叹磅礴。悟明领余上山,渐至山脚,愈觉己渺。登山者,唯一羊肠小道。小道两旁,异草奇石比比皆是,间有野鸡几只闲出觅食。复往上,有溪流激鸣,鹤立溪头,见人至忽引颈高歌,音亮回荡四野。行,稍倾,得遇一白鹿,温顺嚼食林中,察异遂抬首,只瞥一眼,复埋首嚼焉。何其妙哉,山风阵阵,清凉拂袖;幽尘静地,蝉榆聒遥。夏花开妍,玉露湿沾;馨香之气,逸卷波遣。复行,时近傍晚,月已挂梢,狼豺虎豹之类时隐时没,终没有扑将出来,悟明似晓余惑,遂解:山有超然妙道,作乱行凶者,皆惩之,其类通灵,知因果。余为此幸也。忽忆崂山之名,长年隐与云雾,偶有俗世者登之,未闻某一得道,疑焉,“道士之传名世间,假乎”?悟明未言,只观望一处,余得见深山密林,其下有一幽冥深穴,丝缕烟雾自其溢出,间或有诡怖嘶鸣,四周野兽不敢倾,林鸟不敢自上飞过,倾者寒气袭身,近者恐若被吸。如此恐怖尔。悟明道曰:“仙家在此修习养生,怖者,皆幻象,无需惊悚挂心”,余遂释焉。后又访经多处,洞天福地,仙气氤氲,常有道徒筋骨矫健,游走绝巅,何其壮观。

    耐何行久,四肢乏力,昏昏欲睡。悟明遥指前方,曰:“本家到了”,一茅草屋尔。遂于此屋眠歇。次日,俯山而视,然只是山腰,却见云雾缭绕,恍若仙境。悟明前而曰:“何不从此望断俗事”,余答:“善哉”。

    后世来者,皆称余崂山道士,行可听灵鹤争鸣,坐可观白鹿嚼食,抚琴而歌;夏花迷香闻麝月,秋叶斑斓折蔓枝,卧山而眠。

                        ――2017年9月20日

相关文章

  • 古文轻译版《聊斋志异•崂山道士》第016篇

    《崂山道士》古文轻译说明 《聊斋》中原名为《劳山道士》,轻译后,按例改为《崂山道士》。 千难万难不离...

  • 崂山道士

    道教几大道场有安徽齐云山、 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 江西龙虎山。 从四川人看,还要加上道源圣城“鹤鸣山”...

  • 崂山道士。

    崂山道士。,这篇课文选自聊斋志异,课前我利用课件展示的图片,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神话般情景,以学生的学习搭建了一个想象...

  • 崂山道士

  • 崂山道士

    得道成仙 驾鹤飞天 点石成金 妙不可言 扭转乾坤 颠倒黑白 阴阳两路 明暗两边 神机妙算 狂妄自大 痴头呆脑 求仙...

  • 崂山道士

    因对崂山之神秘充满无限向往之情,遂于无聊之时作以此篇,文本内容皆为虚构,诸位看官勿信、勿喷(掩面而笑)。 ...

  • 崂山道士

    要学神仙 驾鹤飞天 点石成金 妙不可言 你要到崂山去学仙 想学功夫修炼仙术先征服这条山路 我在三清观里录歌旋律和韵...

  • 崂山道士见闻

    通常把喜欢读书的人称为书呆子,把读死书的人称为书呆子。把书读死了的称为口若悬河的骗子,把写书成功的称为作家,把在写...

  • 崂山道士见闻

    通常把喜欢读书的人称为书呆子,把读死书的人称为书呆子。把书读死了的称为口若悬河的骗子,把写书成功的称为作家,把在写...

  • 青岛游之崂山一日游

    去青岛,崂山总是要去一次的。崂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名山 ,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小时候就看过《崂山道士》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崂山道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sy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