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武志红、刘润三位老师都在自己的专栏中说到了一个概念,就是归因。
归因,寻找原因,找寻问题最初的那个起点,寻找事物的底层逻辑,是件集不容易的事情。成功了我们要归因,失败了也要归因,只是归因的时候太容易跑偏。
小时候,我们做错了事,上课讲话、不做作业、考试考砸了等等,老师和家长最喜欢的就是让我们“归因”,也就是写检查,不深刻就再来一遍。深刻的标准是什么,那简直可以说是恨不得要完全否定自己,说自己枉为人,什么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错乱,纪律性不够,恳请原谅,最好检查书上还要有几滴泪痕才能显出诚意。那种姿态就像是跪在了某个人面前,声泪俱下,捶打自己,并且声嘶力竭:我简直太糟糕了,猪狗不如,不配活着等等。
至少我是经历过,而且还是在10岁左右吧,这种简直就是在人为的摧残着生命力,这样习惯性教育的结果导致就是今后遇到的一点点小失败,就会全盘否定自己,一点点小事在你这里就是全部,更不用说那些重要任务,那简直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那样的人分不清主次;分不清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他的价值感靠的评价,对自己这是毫不关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何其可悲。
武志红老师在高挫折商中有个概念“延展性”。在我看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去过分延展,对了就是在这件事上对了,错了也仅仅是在这件事上错了,不要像小时候写检查书一样,因为一件事去否定了自己的一切。什么地方可以延展?个人认为在底层逻辑相同的地方去延展,因为那可能根本就是同一件事情。
正确地“归因”,不要去越界,是我们能够理性快乐生活的必修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