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内容是难以磨灭的长期烙印;两性战争中的战场神经性官能症;第一次进入公共讨论的领域。
今天是进入共读的第四天。昨天下午突发重感冒,全身无力,所幸的是昨天的阅读在中午就完成了,下班回家吃完药就昏昏沉沉睡觉,半夜起来洗澡,感觉好了一些。今天上午还是觉得无力,嗜睡,下午强扯着和老婆带小崽崽去游泳,看着他愉快的游水,不时对我露出笑容,看着老婆忙碌的身影,幸福感油然升起,身体也觉得好了。谢谢你,老婆,谢谢你的关心,支持和承担。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场神经性官能症再次进入医学界的视线,他们终于承认,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跑火下精神崩溃,同时也发现对战场神经性官能症进行“谈话治疗”的重点,在于使创伤记忆与伴随而来的恐惧、愤怒、悲痛情绪得到宣泄性重现和复原。但是,随着大战的结束,公众和医学界对退伍军人的心理状态不再感兴趣,战斗经历在战士心中留下的难以磨灭的长期烙印再一次被遗忘。直到越南战争开始,一个越站退伍军人反战组织组成了一些“交谈团体”,在他们的战友秘密聚会中,退伍军人重述和再现战争的创伤经历,因为反战运动的道德正当性和越战的失败,1980年,美国将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其正式发行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周期性地遗忘和重新发现的心理创伤症候群终于得到正式承认。
歇斯底里症就是两性战争中的战场性神经官能症,而妇女在性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经历的暴行却得不到大众的了解。和退伍军人组成的“交谈团体”类似的女性主义运动推动了“唤起意识”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军人是国家战争的受害者,女人是两性战争的受害者,只有受害者自己才能救自己。唤起意识活动的开展,大众对女性所受的性侵害的认知程度逐渐增加,其促使社会改变的目的一步步达成。
1975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成立了强暴问题研究中心,史上第一次,女性成为研究者。由此,强暴的问题第一次进入公共讨论的领域,布朗米勒的一篇有关强暴的划时代论文,确立了强暴为值得公众讨论的重要主题。如同强暴的议题一样,最早有关家庭暴力与儿童性虐待的讨论,也产生于女性主义运动中。女人的歇斯底里症和男人的战场神经性官能症根本是同一回事这一理解会再一次遭弃置吗?目前似乎没有,但历史告诉我们,这个知识有可能再度消失,缺乏政治活动的时代背景,就没有可能让心理创伤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我们明天的目标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