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余光中曾写过:“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实在是一语中的。
我们自己的童年多半是家里长辈转述,除非是有刻骨铭心的经历,而我是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所以自然也没什么印象,但对于那“半个童年”,我却体会很深。
我的日常重点就放在两个孩子身上,我不同于其他爸爸,要用威严迫使他们“听话”,我把他们看成两个不同的人。他们性格迥异,大儿子谨小慎微,小儿子有勇有谋。两人常常在家里“开战”,早上整理好的屋子,不到半小时,就撒欢一地,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得横在他们中间,一人一边收拾他们的残局。
我很少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他们学校状况的镜子,所以我更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衣食住行当然由我们家长来提供,这毋庸置疑。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工作与家庭教育中取得平衡?
答案是两者不可兼得。我选择了家庭教育,而工作由我爱人主要负责,我负责一半的工作。
在这些年的奶爸工作中,我体会到了要“认识你的孩子”,是我半生追求的目标。
我一直认为父母育儿的驱动力有两种,一种是带着“爱”,一种是带着“教”的。带着“爱”的父母骨子里会认为孩子是好的,教育就是激发这些好的东西。而带着“教”的父母总是认为自己比孩子认识多,带着说教的姿态面对孩子,结果通常会带来相反效果,即使你当前并未感知到,但是教育的成果是长期效应,别等到已成果实之后,才发现痛苦难言。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激发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让他们去探索并独立思考,从而选择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近些年来,整个顶层设计更是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家教家风是宝贵的家庭财富,也是珍贵的文化传承。
从这点看来,我本身的“财富”并不少。
这“半个童年”理应在你的悉心教导下茁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