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

作者: 漫坡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06:50 被阅读0次

为有岁月静好|默默的负重前行!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冠状病毒性肺炎”,席卷华夏大地,肆虐,危及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

张德英,绿园疾病控制中心的副主任。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和防控HiⅤi甲流和H7N9禽流感。面对来势汹汹的了疫情,她做为一名党员,身先士卒,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一    既是将,又是兵

2020年1月26日,为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疾控中心成立了5支疫情机动队,为确保机动队队员,不辱使命,她倡议举办应急演练,号召所有机动队队员真刀真枪熟练操作,确保疫情面前既能保自己又能服务他人。

在整个疫情防控过程中,她始终要求队员加强学习,掌握最新的防控知识,开展科学防控。

她是第二机动队的队长

每次接到任务,根据情况,做好明确分工。面对机动队人员少,任务重,流调人手不够,她就去流调;消杀人手不够,她就去消杀,。在执行任务前,一再叮嘱队友,千万注意安全,既要完成任务,也要保护好自己。

无论是采样还是消杀,都是直接面对病毒,感染系数极高,和临床医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她没有退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就这样:“既当帅,又当兵”,和同事们携手并行,防一方疫情,守一方健康。

二  想方设法,做好后勤保障

俗话说:“车马未动,粮草先行”。2020年2月初,全国疫情防控严峻,疫情防控物资短缺,她亲自带队前往商场购买生活备品,为机动队值班住宿提供基础保障。当面屏买不到时,她就想办法,带领后勤人员加班加点制做面屏。共做上万支面屏,节省上万元。当靴套紧缺时,她就想办法,用小号医用坟圾袋代替靴套,充分保障一线人员的防护安全,没有后顾之忧。

三:舍小家,顾大家

张德英是一个普通人,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她是家里的长儿,平时每周回去一次看望父母,自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打电话问慰父母,父母总是说:“我们挺好的,告诉她不要惦记。”可是,有一天,妹妹突然打电话说:“母亲喘气费劲,住院了。”接到电话以后,只见她一边打电话,一边流眼泪。同事们劝她:“去医院看看吧”!她拒绝了。她说:我是党员,在疫情期间,我不能离席。

唯一的一次请假,是4日14日。老公的爷爷去世送葬,这是人之常情,死者为大。也就是几十分钟,但是一贯严格要求自己的她,就好像犯了错似的,罚自己工作到半夜。

儿子在广州工作,远在异乡,平时吃不到妈妈做的可口饭菜。这次回家过春节,就是想饱饱口福,天天吃到妈妈做的可口饭菜,尝尝“妈”的味道。/就是这小小的心愿,变成了奢求。自从1月26日,疾控中心全员返岗,投入抗击疫情中。张德英身兼数职,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每天都工作到半夜11,12钟,儿子很少见到妈妈,更谈不上吃她做的饭菜。儿子知道妈妈这样辛苦,很心疼,就学着做饭做菜,最后演变成儿子给妈妈做饭菜。吃着儿子做的饭菜,眼里充满负疚的泪水。

面对这场疫情,她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严于律己,敢于担当,勇于奉献。

四,知难而上,不辱使命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她就是一名战士,24小时坚守在绿园疾控中心,随时待命,困了倒在简易床上打个盹,饿了冲碗泡面。

无论是采样还是消杀,都要穿上隔离设备,一穿就得坚持4.5个小时,浑身上下湿淋淋的都是汗,特别是采样,护目镜上一层水雾,遮的什么也看不清,但她没有退缩,想办法,努力的瞪大眼睛,把样采完成,直到送样,一丝不苟。

面对不配合的人,要做思想工作,开导他们,做好心里疏导,有时说的口干舌燥,还得说,直到配合工作,圆满完成任务:。有时晚上行动,一幢楼一幢楼的去找。楼道没有灯,黑灯瞎火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穿着防护服,脚底又滑,一不小心就有滚楼梯的危险。有时要爬4,5层楼,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坐下来休息,但是不能,咬咬牙,坚持,直到完成任务。

有时,要去很多家采样,但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采一个样,就要换一次隔离装,长春的春天,特别寒冷,冰天雪地,脱下隔离衣,穿着内衣,用冰冷的酒精消毒,冻的瑟瑟发抖。

张德英也是五十岁的人了,在抗击新冠病毒性肺炎中,从没叫一声苦,叫一声累,更没有退缩。知难而上,不负使命。

五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 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张德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和带领疾控工作者,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不平凡的人生。为有岁月静好,默默的负重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4-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bn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