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金融40人伊春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提出了一个许多网友都想要了解的问题:在电子支付已经这么发达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发行央行的数字货币?

是啊,当今世界上,我们就是电子支付行业最发达的国家,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走在了最前面。
我记得很清楚,2013年支付宝刚刚诞生不久,大多数人都还是在网页上进行使用。那个时候余额宝的利息差不多7%,比银行的5年定期储蓄的利息要高很多,于是很多人都把钱转到余额宝里。
我记得那个时候互联网转账还比较麻烦,需要登录网银才能使用,用手机银行的人就已经非常“时髦”了。
除了余额宝,当时支付宝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用来网购了。不仅可以网购商品,还可以网购彩票,在被禁止前,用支付宝买世界杯是很流行的。我始终记得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巴西对阵德国,我买了巴西胜,结果它被德国灌进去7个球。
当时最热的新闻,是有个老外买对了比分,赚了700多倍。
过了一年左右,年轻人几乎都已经在使用支付宝,很多商店也都可以使用支付宝付款了。大概是那年春节,微信支付靠着发红包的功能迅速抢占市场,逐渐形成了目前国内最主流的两种电子支付方式。
我在微信的理财功能里买了第一只基金,但我没一直持有,在收益大概10%的时候卖掉了,把钱都转去支付宝。因为当时的一些新闻,我觉得支付宝可能更安全一些。
也是在那一年,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张信用卡。我在办公地点对面的招行办理的时候,以为我的额度会比较低,结果办下来是一万元。
但这时候直接刷信用卡的场景也不太多了,几乎每一家店里,都可以直接使用二维码支付。
再过没多久,就连菜市场的每一个小摊子都挂满了收款码,我那年从ATM上取的200块现金,到今天都还在钱包里放着。
我已经两年左右,几乎没有使用过现金了。
我的一些朋友,是旅行体验师,经常在国外旅行。他们回来聊天的时候,最大的感触是国外的手机支付太不方便了,笨拙得好像还停留在十年前。
说这些呢,其实就是想回顾一下,这几年里,我们的电子支付发展的成果,它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与消费方式。
而央行这次决定发行数字货币,并不是要取代原有的法币体系。
就像论坛上总结的,是想解决现钞和电子支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的风险;二是基于现有银行账户紧耦合模式的电子支付,无法满足公众匿名支付的需求。
简单总结,就是:防伪、防洗钱(央行的数字货币会有很强的监管效果,可有效防控洗钱及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同时在电子支付中又提供一定的匿名作用。
正如穆长春所说的,央行数字货币其实主要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
我很期待未来。
最后放个小尾巴。
定投比特币非常简单省事,并且安全性高、容错率高、利润回报率也很不错的理性投资方式。我自己用的定投工具是ExinOne,大家可以去试试,交易所自带两个钱包及一个余币宝,C2C入金也方便,注册还送比特币跟点卡。
今日的内容到此结束,我们明天再见。请大家记得给我点个赞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