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刚刚听完来自荷兰的库恩老师和美女翻译赵长飞老师有关低自尊和低价值感的课,颇有收获。
没有不完美的孩子,没有罪恶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完美的,生命来临之后有一些事情发生了,才让自我觉得没有价值。
在孩子出生后,会受到家庭保护和照顾,有规则需去遵守。每个孩子都需要“2份生命”,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家庭要求下的孩子,这会有冲突,这个冲突会造成自尊或自我价值的问题。有些家庭里孩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在情感满足和生活需求方面,因此会有创伤。童年已经过去了,在疗愈时,发现很多人停留在童年期。
有些家长打孩子,会让孩子接收一个信息——我是不好的,这就是低自尊和低价值的开始。
低自尊和低价值是一种误解,是头脑造成的,是头脑在说“你不够好”。年少时当父母对孩子施加暴力时,会让孩子产生低价值,在成年后面对老板/上司的严厉就会自动链接到父母当年的严苛,痛苦之身同时被滋养。
头脑里“我很丑”——镜子里会看到丑的人。其实镜子里没有美丑,只是一个人。如果头脑一直这样想,就会喂养痛苦之身,我们会跟镜子中的丑陋之身认同。当我们意识到镜子里的影像不是我,疗愈就开始了。如果我们有痛苦之身,我们就会把这些想法投射到现实生活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所以去看见当下的真相,不逃避时,才有疗愈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