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齐国国君齐僖公在位时,有许多儿子,公子小白和纠是其中的两个。纠是哥哥、小白是弟弟。
齐僖公去世后,大儿子继位,也就是齐襄公。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齐国政治混乱。
齐襄公还有心杀了自己的几个弟弟。公子纠就在管仲、召忽等人的保护下逃到了鲁国;而公子小白则由鲍叔牙保护着逃到了莒国。
后来,大臣公孙无知发动政变杀害了齐襄公。不久,公孙无知又被雍林人所杀。齐国陷入一片混乱,国内一些大臣就通知小白回国主持政事。
鲁国听到消息后,也准备发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到公子小白回临淄的必经之路进行拦截。管仲到达预定地点后,把队伍安顿下来。很快,他就看到了公子小白的车仗。
公子小白坐在最前面一辆车上,志得意满的样子。管仲一看机会来了,就摘弓搭箭,瞄准公子小白的前胸放了一箭。
管仲的箭法高超,小白来不及躲闪,中箭口吐鲜血倒在了车上。
管仲大喜,带人回鲁国报信。
小白的确中箭了,只是箭并没射在前胸,因为小白看到前面有人拦住了道路,就从车上站起身观看,箭射中了小白的腹部。更巧的是,箭射中了小白的带钩。小白的带钩毁掉了,但命保住了,至于口吐鲜血,是小白临机反应咬破舌头演给管仲看的。
等管仲回鲁国,再护着公子纠赶到临淄时,在城头上看到了身穿冠冕的公子小白。不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齐桓公不记前仇,把管仲从鲁国抢回到齐国,在管仲和鲍叔牙等人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
可以说,如果没有那支带钩,中国的历史就会重写,春秋五霸第一霸也许就是公子纠或其他后来人。救命带钩也不断被后人借用。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据传,起源于西周,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玉石等制成,是身份的象征。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 也对带钩进行了专门的介绍。
人类有服装之后,最初是用绳子连结和固定。后来就有了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丝帛制成的,称为“大带”或“丝绦”;另一类就是用皮革制成的,称为“鞶革”或“鞶带”。
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带钩出现了,一般是铜带钩,固定在革带的一端上,只要把带钩勾住革带另一端的环或孔眼,就能把革带勾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观。
展厅里的几个带钩,分别是春秋时期的“六棱金带钩”,战国时期的“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嵌金玉龙纹铁带钩”,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衣带钩图片和汉代的“三人奏乐铜带钩”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带钩所用的材质、制作的精细程度、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不相同,它们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奢侈品,成了佩带人身份的象征。
《淮南子·说林训》中有一段关于带钩的记载:“满堂之座,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视钩各异”一句表明,厅堂之上,宾客的带钩因身份地位不同而不同。带钩虽小,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分讲究礼仪等级、非礼勿视的中国古代,佩钩是件大事,它反映着佩用者的身份地位,代表着那一时期的摩登和时尚。可以说,各种最奢华的材料、最先进的工艺、最时髦的设计,都用在了带钩的制作上,争奇斗艳,以彰显其身份地位的高贵。
古代的带钩就像现在的腰带扣一样,各大奢侈品都有自己的标志,价格和形状也各不相同。前些年,还曾发生过有人因为腰带扣而落马的事件。
这就是带钩,希望您能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