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347735/bb72f669d885daf7.jpg)
是不是关于写作的培训,无论是共学还是共读,第一课都会从这个问题开始呢?上个月007的共学中,也做过这样一篇复盘。
但昨晚参加了《终身写作》共读开营,今天听了共读第一课——我为什么写作后,才真正静下心来,从自己的初心到写作三年来的收获,来思考“我为什么写作”。
开始写作是三年前了,那个时候,自己好像走进了一个黑洞,不见天日。
每天身心分离,根本无法安住下来做任何事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焦灼……脑子里一团浆糊,无处安放自己的心。
于是开始寻找从前生活中,能让自己感觉快乐又成就感的日子。
时间追溯到了20多年前,那时我是支部宣传委员,兼研究院内部杂志通讯员,撰写的文章经常被部级和市级刊物登载……
记忆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次去华西医科大学补牙,路上因为违反交通规则,被罚款,带的钱不多,寄存自行车用了1角钱后,挂号的费就差1角。依照此事件,写了篇文章《你能借我1角钱吗?》。透过借钱这件事,剖析各种人的心态。刊登在华西都市报上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向。
不但带来了名誉还有不低的稿费。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自己积极、乐观、向上,满满的正能量,有着善于观察、热爱生活的心,感觉活的好很有价值。
离开单位后,一直在创造物质生活中奔波,忘记了曾经的自己,虽然坚持记日记,但仅是一个和自己说话的地方,很多时候记录的都是不开心的流水账,自己都懒得翻看。
郁闷的日子,好想有个出口。
值得庆幸的是,遇到了简书,一个普通人也能参与写作的平台。
现在想想,那时,自己不仅重新开始写作,还从私密写作变为公开写作。这时的写作目的,不仅仅想记录生活和改变,还有另外一个动力寻求外部反馈力。
因为这个理由,让我在简书里坚持了3年。
从这3年自嗨式写作中,我找到了自己,疗愈了自心,提升了精炼表达能力,人也变得自信、热情、开朗起来。已经输出了27w字,有些文章阅读量过千。
![](https://img.haomeiwen.com/i7347735/eebbe2887ca8f13d.jpg)
现在,我每天用文字记录孙女的成长和自己的心路历程,让辛苦忙碌的日子,也能满怀欣喜,因为陪她成长的同时,自己也成长了。
如今,我设立一个新的梦想。
希望自愈后,有了强大的内心,能够勇敢往后面看看,打开自己的心结,揭开以往的伤疤,坦荡面对人生。
所以,要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让流水账华丽善变为生动的故事。
为此,我要继续写作。
昨天开营仪式结束,送我《终身写作》这本书的大姐,发来下面一行文字:
20岁要跟对一个人
30岁要做对一件事
40岁要定在一件事上
50-60岁去传承这件事
我们已经走过了20、30、40的芳华,庆幸还有50往后的日子,学好写作,留下这些文字,传承下去。以后,等我们离世后,下一代、再下一代人的记忆里对我们就不仅是“妈妈”、“奶奶”、“祖母”……一个称号了,或许他们能继续写下去,成为家史。
如果真能这样,令家史得以存储,那可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无价的精神财富呀。
真是越想越兴奋,你说能不写吗?
人生不在于过了多少日子,而在于记住了多少日子!
写作让平淡的日子充满了期待。用书的副标题就是“让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这就是我为什么写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