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心的训练,一般人的心力微弱,如风中之烛摇曳不定,因此,一个相对清静、较少干扰的环境对修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恐怕没有很多人能够随时从工作、家庭、学业中抽身而去,到远离聩闹的寂静地专心修行。
怎么办呢?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内心的转化,比如运用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传授的种种修心之法,于日常而超越日常,为自己创造一个随身携带的寂静地。
当然,这话说起来容易,对治烦恼是一个艰难漫长、充满挫败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某些对治的技巧,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做到。
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你面对的唯有失败,没有成效,不断地失败。
无著菩萨当年在鸡足山苦修十二年,连一个吉祥的梦兆都没有,更不用说各方面远不如他的我们了,尝不到成功的滋味不是很正常吗?
别忘了我们的对手是无始以来形成的惯性,所谓积重难返,不要期待能靠一时的努力就扭转它。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努力,如果我们不想再一次在烦恼忧苦中终老,直到死亡悍厉地出现,而我们知道这一切混乱还没有结束。
一开始就做好不断受挫的准备,会令我们更强韧,也走得更远。
愿我们将佛法运用到当下的经验中,并因此而解脱自己及其它众生的苦。
希阿荣博
2016年6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