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碎片

作者: 钱多叻 | 来源:发表于2016-12-22 01:03 被阅读120次

    互联网技术革命带来的持续膨胀的碎片化信息正在在将人变成为巨大的信息网络中的一个小小的节点。快速、大量、易于创建和获取的碎片化信息让我们被迫用接近本能的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机械重复,无暇思考,却又乐在其中,无法自拔。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文化威胁。

    信息碎片:身在其中

    每一天,从早晨醒来睁开眼睛开始,我们就开始接收到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消息应用中朋友同事的留言、点赞和讨论,社交网络和媒体平台上各种主题的文章、新闻、视频、图片和段子,工作中的邮件和文档,还有手机上、电梯间、客厅里、车载广播、户外设施等等无处不在的广告推送。我们已身在其中太久。有些我们已经可以熟视无睹自动过滤,有些会强行侵占我们的视线而不自知,而更多的则是我们自己趋之若鹜,甘之如饴,一条条一页页"刷"起来根本停不下来。每一天,我们似乎有无数的新闻想跟,无数的故事想读,无数的知识想学,无数的消息需要回复,无数的事情想做,信息世界那么大,永远有东西可探索。可是当晚上躺在床上,却发现好像看了很多东西又好像什么也没记住,不甘入睡,于是带着焦虑,再刷一番。。。

    不刷不开心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对于每天获取的大量碎片化信息,一方面乐在其中,一方面又为此焦虑,有点像吸烟上瘾后,想戒又戒不掉。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在其著作《浅薄》中,揭示了这一点的原因:媒介本身的变化(往往是由技术变革带来的)给人类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影响,甚至超过了媒介承载的内容本身;而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已经在快速而深刻的重塑我们的大脑,并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浅薄。而浅薄的表现之一,就是你觉得好像什么都懂一点,又什么都不深入。你已经沦为了巨大的信息网络中的一个小小的节点。无数信息在网络中快速流转,你被迫用接近本能的方式对信息作出反应,而越来越难以动用你大脑中的高级的、抽象的能力去较长时间专注地、系统地消化、吸收和产出。尼古拉斯的著作作为麦克卢汉[1]的观点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和注解,让人们意识到表面上看似中性的媒介技术变革带来的改变实际上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影响巨大,而这巨大的影响却是在无意识中、大规模地、悄然地发生。而我们感受最深的信息碎片化只是这些改变中最直观的一个表相。

    那么,作为个体,这到底对我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只能被动接受这一切吗?

    这里我们从分析碎片化信息入手,看看在这样一个席卷全球却又悄然无声的媒介演变的巨大浪潮中,能否给我们一些关于如何自处的提示吧。

    碎片化的必然

    互联网时代,由于技术上的有意识设计,人们围绕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结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从前的社会权威被一定程度的消解[2],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息的平权: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产生信息;而秘密被更多人掌握而不再成为秘密,大大缓解了信息不对等带来的社会不平等(但与此同时,一部分更有价值的秘密可能仍然掌握在少部分人或组织手中[3])。而正因为信息的平权、信息易于创建和获取,再加上几乎是光速的信息传播,互联网带来了信息爆炸,同时把自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发明以来的信息同时性和瞬时性发挥到了极致。产生快,传播快,读取快,消失快,一切都快,越快越好。

    如果不对信息进行足够有效的筛选,那么快而多的信息,必然会导致碎而浅,因为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抽象的概念和系统的学习需要更多脑力消耗,而简短的,碎片化的,令人愉快的信息会更受欢迎。这是人的大脑对大量信息的应对方式(大脑倾向于节能运行)。信息接收/消费端需求的变化又反过来引导信息的生产端做出调整,进一步使得信息娱乐化与碎片化。

    我们面临信息时代的诸多挑战:来源和渠道繁多;信息产生迅速;缺乏管理和过滤;无组织无顺序(信息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只是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即使是同主题,也缺乏层次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无法分辨权威(想想大量充斥网络的谣言);展现形式[4]带来的信息偏见,此外在信息承载的内容碎片化的同时,传播信息的渠道也呈现碎片化的特征,进一步导致了个人对信息的失控。

    技术演化带来了传播载体的改变,载体的改变带来了信息渠道、形式和内容的改变,进而影响了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处理信息的器官:大脑。对于互联网而言,互联网诞生——信息平权——信息爆炸——信息过剩——信息失控,在信息过剩的背景下,信息从非实时性到实时性,有目的性到无目的性的过程中,信息碎片化便必然的产生了。

    对碎片上瘾

    再看一会儿就睡 = 两小时后还醒着
    稍后再读 = 永不再读, 收藏夹 = 宇宙黑洞
    好文章 = 刚看了不到一半就分享了的文章
    内容一看太长就不想看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恭喜你,你可能已经患上了”信息碎片化“综合征。

    对信息的渴求植根于人类的基因之中。可以想象,在原始社会时期关于食物和危险的信息紧缺的环境下,对信息的极度渴求会如何帮助拯救人的性命;而通过信息交换,知道更多别人不知道的秘密的人,显然会拥有生存上的优势。

    与此同时,前面提过,大脑有节能的倾向,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人天生就更喜欢简短的,碎片化的,令人愉快的信息。

    最关键的是,消费碎片化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获取随机奖励的过程——指不定看到哪篇文章就觉得特别有用赚到了或者特别有趣开心死了,这就是给你的奖励。而随机奖励具有让人上瘾的魔力!在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金纳箱小白鼠实验中,小白鼠会因为偶然发现按压了某按钮会掉落食物而学会并爱上按按钮,特别的,如果按钮按下后是随机概率掉下食物,这只老鼠会发疯一样拼命的按下去。随机奖励原理其实在游戏行业已经有广泛的应用。在大量碎片化信息面前,我们就像那只疯狂按按钮的小白鼠,抱着手机刷个不停,其实是在期待可能会掉落的那一点奖励。

    在斯纳金箱里的小白鼠。它已经爱上了按按钮,不过它真正爱的其实是按下按钮后给自己带来的奖励。图片来源:www.flickr.com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两个问题: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稍后读“就等于”永不再读“?因为你想让一个临时的,具有时效性的,偏重当下的价值的信息经受时间和空间上的检验,本来就不现实。而标记稍后读这个过程,就像领取奖励的过程一样,在奖励被领取的那一瞬间,你的目标已经变成了下一个奖励。

    为什么文章看了个开头就想分享出去完事?因为重要的不是这篇文章,重要的是领取这个奖励,或者让别人来领取你的奖励。

    活在当下

    我们每天接收的大量碎片信息相对于书籍[5]而言确实具有临时性、碎片化的特征,所有那些我们通过阅读书籍能获取到的好处:系统性,整体性,抽象的,面向自我的,安静的,能经受住时间空间的检验的,在碎片化信息中都很难找到。但在碎片化的同时,信息时效性却得到了提升。通过Timeline、朋友圈和在线直播,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贴近事件现场和个人空间。大量信息通过图像和声音直接传递,大脑照单全收,无比具象。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像一个整体。

    碎片化信息是浅薄的,喧嚣的,具象的,感性的,跳跃的,偏重此在与当下的,但却是符合人的自然属性的:不要忘了,越抽象的,越理性的,越符号化的,其实离人性越远。想想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痛苦的学习过程。

    碎片化信息也并不总是带来困扰。围绕碎片化的信息,一些人仍然可以有足够的认知冗余来组织起无中心化的协作,产生如维基百科、知乎/Quora这样的重要内容和平台。

    没有人强迫我们去获取碎片化信息,我们实际是在自愿的交换。为了换取互联网所蕴藏的宝贵财富,我们自愿舍弃了过去的那种线性思考方式,而采用了网状的、跳跃的非线性思考方式,只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技术架构下的媒介形式。

    和平年代,一切都倾向于娱乐化,缺少严肃性的东西,社会越来越多元,人们空闲时间的信息需要被填满,被安抚,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促进了社会的大和谐?

    混合媒介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我们刚刚经历了电视媒体时代。而相对于印刷时代书籍作为主要媒介而带来文化影响的持续时间长度,我们正生活在媒介剧烈变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还没有好好消化电视媒介带来的影响,就已然进入了全新的技术媒介时代。这其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混合媒介时代。我们应该看到,快与慢,浅与深在互相交织和影响,但总体上是越来越快,越来越浅。这样继续下去我们会怎样?这里有一些不成熟的预测:

    • 碎片化会是常态。没人能够阻挡信息碎片的洪流。讽刺的是,到头来,我们很可能还得依靠新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和新的交互方式)来改变媒介,才能改变碎片化的常态。
    • 碎片化信息与深度信息长期并存,并有各自的市场,但总体来说,深度信息属于细分市场,碎片化信息属于大众市场。在竞争中,有一些人和组织会变得越来越快,另外一些会变得越来越深。各有优势。那些想又快又深的,或者既不快又不深的,会很容易被淘汰。
    • 正因为更多人变得浅薄,反而凸显了那些深刻的人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差距可能会进一步分化拉大。更多人会意识到碎片化信息带来的负面效应,更愿意付费换取深度内容。内容平台会继续由去中心化过渡为离散中心化(类似UGC->PGC),媒体平台会分化为快信息平台和深度信息平台。
    • 无孔不入的碎片化信息会进一步模糊很多事情的边界,比如工作与生活,此地与异地。人们会逐渐意识到对于信息进行管理和过滤的必要,但管理和过滤不管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会带来不小的成本。在这个领域,人工智能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而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还会交换出更多的东西,比如更多的隐私。
    • 信息碎片化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们,对碎片化信息会有比前辈们快得多的反应能力,同时普遍会缺乏持续的注意力和深度思考能力,但他们平均起来创新能力不一定会减弱,而是更倾向于快速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而带来创新的形式。

    我们需要有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信息。是任由我们的本能来对信息作出被动的响应,还是理性地去培养组织创造信息的能力,是身处我们这个巨大而不可逃脱的网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必须要面对的挑战。而这个选择,会决定你在网络社会中的阶层地位。


    1. 1911-1980,加拿大著名哲学家及教育家,现代传播理论的奠基者,其著作《理解媒介》一书,在上世纪60年代揭示了20世纪的电子传媒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其观点深远影响人类对媒体的认知。在没有“互联网”这个字出现时,他已预示互联网的诞生,“地球村”一词正是由他首先采纳。

    2. 对于有的政府权威来说,权威性有所降低,但政府通过技术和政治手段对言论的边界的控制,仍然可以保证足够的权威去实现社会治理和稳定

    3. 比如Facebook的创立,可以说就是因为扎克伯格率先发现了社交网络的秘密。

    4. 如同搜索引擎的排序会反映出搜索引擎的偏见:流行的信息可能会排在靠前的位置,从而导致对部分有价值信息的遗漏,碎片化信息展现的方式也会影响到信息本身。而这个方式我们作为个人很难控制。

    5. 当然很多其他媒介也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电影作品,在线课程等等。这里选用更有代表性的印刷时代的主要媒介——书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处安放的碎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sc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