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们与恶的距离》,最喜欢每集开头的几分钟,是一个社会新闻,和新闻下网友们的评论。很清楚的,这些新闻的原型就是各个热搜每天在发生的事情,而网友们的评论角度、说话方式你也在现在的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
但这部剧并不是想让我们看到“反转”,给所谓的网友贴上“打脸”的标签。它从头到尾其实都只在表达一件事:永远没人能看到事件的全貌。
传播学的第一节课上,老师跟我们说,“做传播最基础的一点是,Bias(偏差性)永远存在。”
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无论是新闻上的,社交媒体,还是视频文字,都存在一定的偏差的。即使是你每天亲眼所见所听所感,都避免不了偏差性的存在。没人能做到绝对客观,一个好的新闻人是尽量不带主观意见,去做多维度的事实报道。
而观众和读者,其实也需要明白这个道理。
最近某东的美国官司新闻一环接着一环,不断的爆料让这场官司成为了一场全名狂欢。我无意于站在任何一方立场角度的群众,但我的确不喜欢那些喊着“反转了”“又反转了”“打脸了”“又打脸了”,亦或者“你看,我早就说过…”的人。
因为站出来说风凉话,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来促进群众对于事件的讨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当一个社会里的大多数,把“打脸”看作讨论的核心,当“反转”这件事而不是“反转的内容本身”成为事件的关注点,我们的任何话题都将成为娱乐话题,而失去事件背后的思考意义。
如果说,秉持着“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不断寻找新的事实证据来接近真相、理解真相,是法律和媒体等相关行业人的温和派作风,那么,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按已有的证据来拥护来批判的人,则是激进派作风。
我们社会同时需要这两种人,因为没有激进派,就没有观点的碰撞,没有碰撞和相互举证,就没办法促进大多数问题乃至社会问题的进程推进。
我常常回头看自己以前知乎的回答。
因为刚写完答案,底下或赞同或反对的评论会很容易让自己有情绪,那时候自己看它们是非常主观的。但隔段时间再回头去看,就会慢慢没有那种一定要说服所有人的冲动。
因为我非常明白,站在不听的角度,拥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结果。没有什么绝对客观,尝试从不同维度去理解问题,去思考是什么让别人说出他们的观点,才是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与恶的距离》里,新闻实习生李大芝面试时被问到:为什么要在一个新闻衰败的年代选择做新闻?
她说,“因为想让大家看到世界的全貌。”
但多年沉浸于新闻行业的宋乔安回问了句,“敢不敢踏进现实的世界?”
可能每个学传播学的人,都多多少少有过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时期,想成为那个给观众读者看深入报道、挖掘事实真相的人。然而,对于新闻和热点来说,核实信息的可靠性很重要,但抢时间同样重要;深入问题核心很重要,但抢眼球吸引读者注意同样重要。
有人把这叫做媒体人的悲哀,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平衡。一个只有内容的媒体人,是没办法坚持很久的,但同样,一个只顾着吸引眼球的媒体人,可能会红一时,但大众不是完全的傻子,大家反应过来的那一刻也就是你衰亡的那一刻。
怎样兼顾新闻理想和吸引力,这里面需要技巧,需要沉淀,更需要内心的理想主义。怎样处理其中的平衡,是每个媒体人毕生都在学的一课。
《教父》的制片人罗伯特·埃文斯在他的传记里讲,
There are three sides to every story: your side, my side, and the truth. And no one is lying. Memories shared serve each differently.
(凡事都有三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真相的一面,没有一面是谎言,只是记忆不同而已。)
如果知道,无论怎样都会有偏差性还说吗?
说。
因为既然偏差永远存在,那承认自己的不客观,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世界和角度更丰富,才能更好地还原全貌,更好的到达真相那一面。
哪怕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看到真正的全貌,但努力去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作为“人”最重要的品质。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