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这句话用来形容我对书的态度最适合不过了。
为什么呢?
我可以托人去台湾带回一本书,也可以自己花很多钱买书,舍不得折页、舍不得落灰尘到最后甚至舍不得看。
有一次向别人请教问题,对方问我:“你毕业以后还有看书吗?”“有啊,意林读者经常看。”对方又说:“我指的不是这些杂志类。”
一时哑口无言。
那一刻才意识到书架上整整齐齐的书,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喜欢读书,没买书时心痒,到手时便心安理得。
【契机】
2月份时,开了挂的叹号老板微信留了言——快速阅读内测邀请。
还没细看解规则就进群了,后来才知道押金999,10天最少挑战20本书,每本书还要做笔记…还只上一堂课…
“惨了惨了,还没开始就完了”
这是我进群看规则后跟小伙伴说的一句话。如果完成不了挑战,押金不返回,默默心疼我的999。
此前,最密集看书的时候也就是参加行动营时挑战过10天10本书,那时候经常卡点打卡,现在数目还翻倍了。
【错过】
还没开始就已经打了退堂鼓,深谙心理的老板开始预告微信直播课,尽管他朋友圈秀出来很多书,但我还是不太相信上了一堂课就能脱胎换骨,毕竟很多事因人而异。
以往接触的微信直播课,要么是直播APP或者小鹅通平台课程学习,一开始我也以为上课的形式大同小异。
没想到唯一一堂课是直接微信语音授课,现场听、学、做还有及时反馈。
当时正在上班,一边抱着可以回听课程想法的我,一边看到群里的刷屏反馈,只知道错过了一场精彩绝伦。
接下来5天的练习期,小伙伴们开始陆续在群里展示各种各样的笔记和阅读的书籍。没上课的我有点懵逼。
【追赶】
所幸练习期的最后一天,老板加多一堂补课,赶上了末班车,老老实实听课照做完成了第一本书,好像也没想象中那么难。
期间因为培训考试陆陆续续有看书,但没有安排完整的看书时间,所以一天基本上一两本。
由于前面时间的零碎性,没达到一天两本书,后续想要完成挑战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这时老板又开始展示小伙伴们的成果,有的一天完成五本、有的七本、还有的十九本…
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记录,猫群里盛行一句话“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也许这就是同侪的力量。
我也由最初的一本、两本、三本到最终挑战一天七本书,顺利完成挑战。
一张张空白的a4纸变成了满是黑色字体的读书笔记,开心有一点,成就有一点,最最最重要的是拿回押金的愿望从渺茫到看见曙光了。
【改变】
阅读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寄希望于企图通过一次学习就能改变自己的现状,这种想法越强烈越患得患失。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积累蓄能的过。
而这十天带给了我什么?
《人性的弱点》并没有给我带来超强的洞悉力,或是从别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窥探出对方的心理,但让我明白了没有什么比指责一个不相干或不会回应的人更容易,面对困难,推卸责任容易承担更需要勇气。
《洞见》没有让我一下打开职场的任督二脉,却告诉了我如果没有看清自己的真正问题——是因为职业能力?人际关系?还是职业倦怠就想跳槽换工作的人往往会重蹈覆辙。
《云梯》没有让我立刻平步青云升职加薪,但也点醒了我,本质上是我们在选择我们的职业生涯公司老板和团队,看起来安稳没有进步的人恰恰也是对现实容忍度高的人,而优秀的人则不管遇到什么,他都会在顺境时赚钱,逆境时赚能力。
《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没让我摇身一变成为福布斯排行榜第一杰夫·贝佐斯 或是第二比尔·盖茨,但也警醒了我经济不独立,永远无法说不。即使是父母他们宠爱的“代价”也有可能是”顺从听话”。
以上是在10天挑战快速阅读中的意外收获之一,《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所谓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
在快速阅读里,也许,这就是我的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