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阵雨
文/雨梦
这篇短篇小说的结尾是令人意外的,是悬念式的带讽刺性的,令人思考的结局。按照前面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他听到一首悦耳的乐声,优美的赞美诗的时候,他并没有做任何破坏,应该是不会被警察抓走的,但是结局是那么意外,警察却把他抓走了。也许读者会说:这不就是如他所愿了吗?也不算是意外吧,应该是正和他意,就该这样发展。
按索比曾经的梦想来写,这样的结局没有什么意外的,但是,作者却偏偏在高潮部分加了一点转折性情节,这就是索比的心理活动,是他的思想的改变。当他听到优美的赞美诗时,他突然意识到生活是多么美好,他不应该这样做流浪汉,靠人家救济而活着,他决心重新做人,明天就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主人公索比不想去监狱了。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全文的高潮部分,读者看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索比,一个全新的索比,有生活目标方向的索比,一个改过自新的人,读者都希望他以后的日子靠自己的双手过得好,都为他的觉悟鼓掌。可是,这时警察却注意到他了,觉得他在这华丽的教堂外窥视里面的一切,肯定是想做坏事,不假思索地就把他抓起来了,把他送去了监狱。
这与前几次他费尽心思搞破坏:吃霸王餐,调戏女郎,砸玻璃等行为,都没有被警察抓走,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人哭笑不得,也为索比觉得不公平,明明他已经决心改过自新了,明明他什么事都没有做,却被拉走,送去监狱。这警察是有毛病的吗?再看题目《警察与赞美诗》,和结尾相呼应的,结尾处是点题了的。
结合前几个警察的表现,这篇小说旨在讽刺警察的不作为,不知辨别真相,定势思维左右着他们:坏人做事是一定会逃跑的,下层人士在豪宅外逗留是有目的的,是想做坏事的。这也讽刺了警察的行为,升华了主题。
读了这篇短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底层人们为了生存而想尽办法而不能如愿的无奈,也看到了他们虽然过得不尽人意的生活,但是心中还是向往美好的,希望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的。索比的最终结果虽然还是如他之前所愿进入了监狱,但此刻那已不是他的目标了,不是他的愿望,是与之所想所违背的,所以最后他并不快乐的,是惊讶与痛苦的。
故事的结尾是令人反思的,也会令人展开想象,他去那到底会怎样?于已决心重新做人的他有何影响?他会不会又重蹈覆辙,继续过上流浪汉生活?我相信只要他下定决心了,那么这个冬天他只要安心呆里面解决好温暖问题,出来后一样可以重新开始的。结尾也顺承了前面的发展,收束了全文。
索比思想的转化是小说的主题的体现,这是向世人提示:即使是底层人士,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也会有重新过好日子的愿望,我们应当相信他们,给他们机会,让他们重新做人,开启人生新篇章,而并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闻不问就给他们下定论,就让他们走回旧路。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 第八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