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山南
阅读成长片段

阅读成长片段

作者: 梅美生活1 | 来源:发表于2022-05-28 18:43 被阅读0次

昨晚8:00整,迎来“脑动读书”活动的正式颁奖时间。我的一篇“绝望成就的经典之作,《古都》背后的孤独”荣获优秀奖。

在群里互动一个多小时,私下与文友又进行了个别交流。前夜过稿通知令我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算给几天里密集性安排阅文导致的眼脑双疲劳给予了最好的交代与安慰。

身体状态不佳感觉难以支撑晚上活动,答应出节目怕是要食言了。尽管闭着眼休息着依然隐隐不安,渐渐地,身体舒服了些……活动举办前半小时,我尽着力量把一段录音作为节目提交给活动组。

整场活动很精彩。主持、真人美文视频联合制作,围观互动话题热烈,活动策划有序进行,看到了“脑动读书”精益求精的一面。其实这也是一种久违感,令我想起两年前我们中几位在网络举办文学创作与点评活动的情景。

岁月见证了陪伴,有老朋友重逢,又有新朋友的加入,参加读书活动,提升国民素质,增长个人见识,很庆幸身边有一群主动要求进步的人。

从去年至今添了不少书,儿子深知我的爱好,把那有关美学的书一股脑儿借着新年、“3•8女人节”、生日、“母亲节”为我搜刮来。我也把被文友推荐打动的书一一码在书柜里。一年已近半载,书不用再添置,我又不喜速读。关键是有解析《红楼梦》任务在身,精力难以分配。

虽说是红粉,但读《红楼梦》也偶有热情减退的时候,有时候因拓展话题多我就把注意力转移查证一些资料上。阅读林黛玉介绍香菱学诗,提到多读杜甫的诗,于是我就把把同学介绍的《空间的诗学》与《中国陈设艺术史》与《杜工部诗选注》放在一起,想着杜甫“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愿,如果真有时间穿越,让我去为他设计一间仿唐建筑的寄居之屋吧。

每逢7倍数的日子都是我们班级雷打不动要提交创作与点评活动的时间,有的伙伴坚持不错,有的连影子都不见了。我看了看践行日历,我竟然已坚持了1011天了,再坚持1544天,就可以与一直在坚持的伙伴一起去南极了。

前一段时间阅读的《遥远的救世主》与《全球通史》读后感还没有整理出来。汪曾祺的系列书也在翻看着,他在《人间有趣》里的部分内容倒是帮助我对《红楼梦》理解更深入了。


透过观察,发现用“写作+工作、写作+学习、写作+生活、写作+旅行”等进行文字记录整理的人,进步清晰可见。文字记录了成长轨迹,文字帮助人规划活法。

在践行“写作+工作”中,我尤其佩服一个人,即《俄罗斯散记》的作者郭凤志先生。
国际观察员、国内著名同声传译、文学历史旅游达人,社会学者,勇于创新的开拓者头衔都无以表达我对他整体形象的概括。

他笔耕不辍的理由源于“散文养心”,他把29年间游走东欧、独联体与中亚等国家的218趟经历,用洽谈国内项目对接经验整理出了200多万字,出版《俄罗斯散记》系列书籍四本。

我是因职业与作者结缘的,曾为他的散记二作序(与2016年出版)。他赠予我的几十本《俄罗斯散记》(1~3系列),我除了给自己留下珍存本作纪念以外,其余的分别送给工作上需要的同事及朋友,其余的代作者捐赠给了我所在的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我为此把《俄罗斯散记》的内容介绍给留学生,目的是为了鼓励他们打好语言基础,珍惜在中国的学习时间,多些对中国文化思想、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了解。进而为其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奉献才智。我的几位留学生在毕业前感谢我,说我教给了他们许多非常实用的课本外知识。而这点,真得归功于阅读《俄罗斯散记》,一本好书的赋能是简单直接又高效的。

作者在作品中选用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及其它几个独联体国家,选取联盟开展合作项目时所遇到那些人与事,进一步诠释了这些国家带给自己的印象、留下合作回忆与期盼。期待疫情早日散去,国际合作尽快恢复正常。

其中对乌克兰章节的回忆令人动容。作者痴迷历史,因向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故乡而来到乌克兰。

他看到了基辅安德列步行街油画家的矜持和小商贩的狡诈:索菲亚教堂的庄重肃穆和第聂伯河岸边的灯红酒绿;保尔公园的破旧杂乱和大街上欧美明星的巨幅海报;广场上年青人的摇滚与专门对付外国人的光头党……

作者观察到了乌克兰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对外来文化不假思索地吸收,预测到了如果青年人信念缺乏,价值观走向拜金,把享乐当作人生最大目标时,这个国家的问题将会与日俱增。这是作者11年前对乌克兰的问题的思考。

一个常年游走在国际科技合作道路上的专家,对政治的嗅觉极其敏锐。当然他并未因此放弃与乌克兰的合作,他用感恩之心描写了许多具有工匠精神并热忱帮助我国发展科技项目的乌克兰科学家,同样,还描写和平环境失去后,他熟识的科学家沦为销售人员的无奈。

《俄罗斯散记》内容丰富,有展现联盟多年来国际科技合作的成果,还有涉及历史、文化、信仰、艺术与旅游等的内容,有许多对比文化差异中的作者思考,作品趣味性与启发性极强。

而我,尤其惊叹联盟在郭凤志组建成立后的十三年间递增跨越式的发展,他领导的团队已为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结下累累硕果。有很多项目正在各地落地开花。能为这样的国际合作大咖作品写第二次书序,实为我个人的极大荣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成长片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xw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