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散文
精进 | 你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吗?

精进 | 你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吗?

作者: 蓝天白云下我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1-26 10:22 被阅读0次
冬日,一抹暖阳

本文的分享与感悟,来自“得到”平台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3”~《如果你从未错过航班,你在机场待的时间太长了》

摘自“得到”~精英日课3
1、任何“好成绩”都是有代价的

(1)论“提前准备”的必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是没毛病的:提前准备、未雨绸缪,总是能够提高成功率的~不打没准备的仗!

(2)“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永恒法则

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不可走极端~过犹不及。

过度的准备,反而导致行动的迟缓和受阻,或者为了这个成功付出了过高的成本与代价。

时代越发展,越需要我们拥有一双“辩证思维”的眼睛。

供于书架待我临幸

(3)“成本~收益”原则

有效决策的原则之一是“成本—收益”原则。也就是说,要在成本付出与获得收益之间寻找和实现平衡,最大化资源效率。

(4)稀缺:人类经济发展的动力

“稀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和底层逻辑。

正是因为资源稀缺,才产生一系列围绕资源配置与优化的人类活动。

从未错过,因为没飞过

万维钢老师从斯蒂格勒这句非常有用的话中得出三点感悟,并从由被动到主动的顺序娓娓道来。

2、代价:付出的成本与投入的资源

(1)“完美”是昂贵的奢侈品

我们知道有个“80/20法则”,把一件事做到“差不多”的水平其实是比较容易的,而你如果想做到近乎完美,你要付出的代价将会不成比例地上升。

(2)敢于接受“不完美”

没有漏洞的系统不见得是最好的系统。

最好的系统应该在减小的损失已经比不上付出的成本的时候停止优化。

(3)概率思维

用概率思维决策,每次都选择成功概率最大的决策,会形成正向累积效应。

敢于忽略小概率事件,才是科学的风险管理。

(4)过犹不及

如果你这个系统没有错误,那说明你的成本太高了。

认识错误、正视错误、接受错误、分析错误,从错误中受益而非被错误打败,才是成熟的思维模式。

吴军老师在他的课中讲到:事实/现实是真实发生的;当我们的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的时候,不要否认事实或者逃避应对,而是完善、优化甚至是改变我们的认知理论。

摘自《吴军·科技史纲60讲》 摘自《吴军·科技史纲60讲》

(5)跳出系统,俯视当下

格局放大,问题变小。

我理解的“格局”大小,是由立足点的高低和时间跨度长短决定的:立足点越高、眼光越长远,格局越大。

如果再配以“跳出系统”,以“旁观者”的角色抽身后冷静观察与分析,那更是如虎添翼。

“放大格局+跳出系统”是解决问题的利器!

3、放飞自我,不要被过分束缚

(1)老板们表示很难过

如果你每天上班上学从来没迟到过,

你花在睡眠上的时间可能太短了。

(2)断舍离

如果你从来没有丢过东西,你在个人生活管理方面可能花费太多精力了。

(3)尊严是“打”出来的

如果你从来没得罪过人,你活得可能太憋屈了。

(4)与自己和谐相处

有时候,真的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与自律,这是成功人士的标配与前提;这也是高自尊、追求自我成就的表现~值得鼓励!

但是,过分的要求自我,会让自己承受本不应该承担的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负担,导致自己影响和发挥受到负面影响。

摘自“得到”精英日课3

(5)敢于说“不”

《可爱的诅咒》的作者在书的扉页写了这样一句话:

不要怕拒绝别人,反正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有很多金句

就我而言,论“放飞自我”,

下面这位小盆友就是偶滴榜样!

小编你忒能,来跟我放飞

看新东方老师们“放飞自我”的姿势


4、试探:去发现、争取更多的可能

(1)坏坏的、贱贱的

万维钢老师说:好人和坏人的一个区别是,好人总是适应世界的规范,而坏人总是试探世界的底线。

(2)论“试探”的方法论

如何试探,方式方法各异;但是,试探程度的标准是:对方抗议为止。

没试探到抗议,你就没有充分利用对方的宽容度。

(3)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一本被严重低估的书

这是一本强者修炼手册,

是一本可以读了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书!

建议你千万、千万不要去试、去验证!

(4)乔纳森·海特:规则的底线很深

精进 | 你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吗? 精进 | 你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吗?

万维钢老师在乔纳森·还特的案例中给出的建议:大胆的去猜测,就是放飞自我!

万维钢老师的观点

不可否认,有勇气是必须;

但是,还需要补充一些的内容是:

做事还需要方法和方法论指导。

(5)逆向思维:不光胆要大,还要有方法

过去、现在、以后还会推荐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说: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摘自“得到”~每天听本书

(6)如遇“特殊情况”,务必格外小心

体会德国人“严谨”精神

在《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里,也在“确认偏误”这个思维陷阱主题提到下面类似的实验:猜出“2、4、6”后面的基本规则。

常规的、符合人性的思维模式:证“真”——证明自己的理论是对的。

大部分同学都猜“8”,教授回答“符合规则”,同学们试了“10”、“12”、“14”进一步验证正确,得出简单结论:在前一个数字基础上加上2。教授摇头。

而逆向思维选手则是:

证“伪”——有意识寻找反驳证据。

一个聪明的同学相继试了“4”、“7”、“-24”、“9”、“-43”……等一系列数字,得出符合、不符合的答案后,说出规则:“下一个数字必须大于下一个”的正确答案。

智慧=胆识+方法
5、唯物主义辩证思维

去年底的时候,读到一本书:

很给人启发和力量

里面就是基于“二八定律”下的变态式、死磕式、甚至是形而上学式的坚守与践行,

关键的关键是:经事实证明,相当有效!

所以,我很认同万维钢老师最后的一段话:

第一,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二,你不主动,别怪世界强暴了你!

第三,鲁迅先生反反复复告诉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用在……的时间多了,用在……的时间就少了,……

精进 | 你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吗?

当下一刻所有的境况,
都是自己过去一个个选择综合作用的结果。

过去是事实,无法改变,
未来是未知,可以期待!

写到最后:

积极、自信、乐观的人,

推动社会和世界的发展;

好奇心,

则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有一丝邪恶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 | 你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ab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