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从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村里都有一条承载了我们少年的小河。
当父辈、祖辈们以粗糙对抗着残酷的现实时,我们在河里嬉戏、孤独、沉浮。
如今,村子已成废墟,河流也已干涸,但只要记忆的河在流淌,我们依旧可以诗意地存在。
作者的个人史三部曲都是朱赢椿做的设计,很独特
虽然依旧是传统乡村记忆的散文集,也依旧保留了申赋渔一贯的忧郁孤独的笔调,但不同于《匠人》以故乡匠人们以及他们“活计”的逐渐消失为线,《半夏河》里作者回到了自己的本身——不再是以旁者的角度,如幽魂般地细语逝去的人们,而是以自己的少年经历承载起故乡的那些人、那些事。
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曾经的伙伴、情愫暗生的异性……书里有与我们少年相似的人;看露天电影、听木偶唱书、与伙伴嬉戏……书里有与我们少年相似的事;奶奶去世、因为父亲责骂而出走、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失去自尊……书里也有与我们少年相似的情感。
人、事、情感,最终汇聚在了半夏河。
跟我们的童年或是少年一样,申村里也有一条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河,半夏。在这条河里,长辈们洗衣、捉鱼、谋生活,用粗糙的生存方式对抗着残酷的现实生活,而孩子们则是玩水、嬉戏、载沉载浮的无忧无虑。不过不同于我们的回忆总是浸泡在河水里,冰冰凉的夏季,充满甜蜜的厚重,申赋渔的少年多了许多的孤独、酸涩、隐忍和屈从。就像是未成熟的果子,虽终将因为理解而没有了怨恨,但是其时还是十分的苦涩。必须经历过社会的摸爬滚打,才会学会跟这个社会好好相处。
作者以半夏河为媒,从他的记忆中为我们打捞出了25个吉光片羽的故事:《花生》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缺陷、《洗澡》里有嫉妒的刺痛,《赌博》告诉我们童言也不无忌,而《死亡》里却有一碗粥的温暖……这25个发生在作者少年的故事,让我们看到长辈们“没有温柔的语言,没有拥抱与亲吻,没有体贴的嘘寒问暖,没有依依不舍的漫长告别”;孩子们在老师的绝对权威下失掉了自尊,从小变得隐忍与屈从,或者叛逆;少年们懂得了尊严的必要,对异性的憧憬……25个故事描绘了申村的画卷,却也是我们的日记。我们都是从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也许也曾经历过作者所经历的所有故事。此外,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发现了我,或者发现了曾经错误的我——记忆里的温柔只是因为经过了岁月的柔化和过滤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半夏河。这个半夏河,因为流过去了,因为留在时光之中,才这么美好。岁月会把苦难的一切柔化和过滤,然后贮藏在心深处的一个一个小抽屉里。当你再次翻阅的时候,这些小卡片上,更多的是深情与温暖。人要靠着这记忆的美好来对抗粗糙的现实、焦灼的心绪和纠结的情感。现实的热浪扑面而来,然而不管怎样,只要记忆的河在流淌,我们就可以诗意地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