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都是拼父母,拼的最终是父母的观念和父母的见识。也许父母不是最有钱的,但绝对是最愿意为教育掏钱的。
第一次高考失利,父母没有忙着给我找工作而是让我复读。第二年考上大专,毕业后父母没催我谈恋爱、结婚,而是让我去边工作边读专升本、考研、读研。父亲曾说:你结婚我不会给你一分钱,但你能读多高,我就掏钱让你读。现在我很感谢父亲,学历成为我的底气。我一直不自信,直到最近几年我才慢慢地拥有自信,而这来源于我不停地读书。书成为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而它也慢慢地成为儿子生活中不可缺的。
从儿子上学开始,越来越体会到读书是拼父母。我读书时踩过的坑孩子不会再踩,可以有有效方式去避免,这些需要我们做父母不断学习并实践。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昂贵的教育,现在无论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做不到,但父母可以做到。从小陪伴着孩子长大,父母清楚孩子各方面长、短处,从小针对性培养,幼儿园给不了,培训机构给不了,只有父母。当然这取决于父母是否愿意付出:付出时间去学习相关知识,付出时间去陪伴并观察孩子,付出耐心去指导孩子……现在父母的高度将决定孩子将来的高度。
许多父母给孩子报各种班,大多是随大流,并不清楚孩子的需要什么,更不清楚将来要得到什么,看中的更多是短期效应,比较的是培训班的价格,他们在乎的是孩子的成绩。现在的学业已远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解决的,这需要父母更多的时间、金钱投入。
我遇到几个大学生,分三种,一种是自己能读父母不愿掏钱,这种女孩较多。第二种自己比较能读,父母愿意掏钱但还是比较在意培训班价格。第一种孩子基本和第二种孩子考分相差无几。第三种可说是逆袭标杆,高二之前一直玩,到高三自己要读书,父母花重金(从整体看一点都没多花钱)请一对一老师,最后考入北京一本。用孩子自己的话说,没花一分冤枉钱,把别人以前花在中等培训班的钱加总用在最后精品班,真是花在刀刃上。
还有几个大学生更是夸张,只要他愿学,父母就尽力请最好的老师,但父母唯一要求是孩子必须坚持。好的老师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又几乎是一对一的,产出远远高于投入。这些不仅需要父母有钱还要有时间精力去找好的老师,拼的还是父母的观念和眼界。当然我见得更多的是宁愿存钱给孩子留着结婚买房嫁妆,也不愿先花钱花精力给孩子提供更好学习条件的父母。
如果要在花钱让孩子多读书还是存钱给他买房子之间选择,我一定选前者,虽然有风险但有更多的希望,有希望才有实现的可能。读书是最便宜的产出最大的投资。也许我们给不了孩子一对一的专业培训,我们一定付得起和孩子一起多读书读好书的时间和金钱。为了孩子将来,父母拼的就是时间、精力、金钱的付出。所以孩子读书好不好,看看自己这三者付出够不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