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解读与补充》(7)
《物质观念的误区》
物质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对象和主要内容,我们行为的内容大多是在认识物质、获得物质、创造物质和使用物质。我们通过与物质发生关系来获得生存,建立生活,达到目的。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物质首先被人为加上了一个前提,就是它的所有权。“它是什么”之后就是“它是谁的”,这个概念是物质属性之上附加的人为属性,这个附加属性对物质的存在是个致命的改变。感知论提出这点,一再提醒人们回到存在本身,还原物质的本来的作用与价值。
在本来的存在状态中,物质只有被感知属性,没有所有属性。它们的存在就只有一个目的:在感知运动中作为被感知对象。比如它们好看、好吃、好嗅、好听、好把玩……等等,它们的运动对象是所有的感知体,但我们给它们附加上所有的属性,它们变成了“我的”、“你的”、“他的”,有了这个前提,物质没变,但物质的性质被改变了。本来它是所有感知体的对象,现在限定为某一特定感知体的对象。限定了权属以后,物质的可感知性大幅度降低。比如一朵花,在公共的视野中,它会被很多人反复地欣赏,它就具有很高的可感知值。但这朵花属于某一人所有,它被藏于一室之内,它产生的可感知值就很低,只有一人或少量的人次得以欣赏。这说明,当我们人为将所有属性附加到物质身上,事实上是物质存在的灾难,它们的存在意义被扭曲被串改被消减,常常变成“无用之物”。这就是我们给物性施加的异化作用,物质在经过人的处置后,改变了它们原有的存在性。
我们习以为常、运行了数千年的对物质的分割与私有处理,缘于我们执行的生存竞争体制。物质被当成生存资源,是人们争夺的对象。当我们每个人都在竭力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极大地损害了物质的存在,使物质的应用效率大幅度降低,使物质达不到它们存在的目的。本来,物质为感知而生,服务于感知运动,为人提供良好的感知效果。但被人们作生存式分解后,物质变得支离破碎。我们不但严格地分割它们,将它们藏于私有密室,我们还肆意破坏它们原有的感知特性,将原有感知运动中的秩序打乱,求取它们另外的人为赋予的价值。比如将大山挖开毁弃,以求得到几粒钻石。因为稀有,它们被赋予特别的价值。诸如此类的行为,人间数不胜数。事物原有的观赏性及多种感知效能被尽数毁弃,我们得到了几粒藏在保险柜里的宝石,这是智慧之举还是愚蠢之极?
当物质被私有化,当物质被屯起来、藏起来、划出严格的私有界限,物质的可利用率大打折扣。因为私有化,我们浪费了、闲置了、毁掉了多少物质财富?如果理论上物质的可利用率是百分之百,我们只有效使用了恐怕不到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十的物质有效性被我们毁弃了。可以说,我们对物质的使用状况是非理性的,我们为了满足生存竞争逻辑的需求,我们为了保持生存竞争的秩序不变,我们不惜牺牲和改变物质的使用价值。为满足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性,我们让物质做出了多大的牺牲?我们让自己付出多大的代价?
物质本来就被生存需要做了破坏性的筛选,我们的生存只利用了物质的一小部分价值。物质的大部分利于感知的价值已经被放弃,再加上人为对物质的掠夺与分割,我们必不可少的感知对象——物质,怎么不失衡?怎么不破败?怎么不四分五裂、做恶性的转换与循环,这就是我们误解物质世界终极意义的结果。
感知论提出的物质问题,怎不让人们惊讶和惭愧?(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