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不只是在告诉人们关于这人间的美丽,还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
——林清玄《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

谨以此文怀念林老 文|一颗桂味
陪伴总是更能牵起离情,像李咏的离去,带走了我们“非常六加一”的童年;林清玄的离世,则带走了我们“与太阳赛跑”的语文启蒙。
以前,我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含义,大人们说他们去了很远的地方幸福的生活了,于是懵懵懂懂信以为真;等自己渐渐长大,才明白死亡就是失去,是那个爱你的人再也不在了。对于那些离去的人,我们只能在印象中回忆她,渐渐的渐渐的,记忆淡了,这个人也就消失了。
所以我很想写一些什么东西纪念这个老人,可是我提起笔又不知如何写起,只好搁着。于是我想,再读读林老的书吧,于是翻开这本《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是林清玄亲自甄选的心灵美文,收录了他创作时期的经典作品如《人间有味是清欢》、《用欢喜心过生活》、《生命的化妆》、《白雪少年》、《红心番薯》等等。读这一本书,像与心灵大师林清玄一同品味诗意人生。
从这本散文集中,我深深体会到作者思考人生的以下几个道理:一是以清净心看世界,二是以欢喜心过生活,三是以平常心生情味,四是以柔软心除挂碍。
01 以清净心看世界
当一个人以浊为欢的时候,就很难体会到生命清明的滋味,而在欢乐已尽、浊心再起的时候,人间就愈来愈无味了。
在现代世界里,到处都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人声、车声呼啸不断,似乎难有清净之地。而且有人的地方总是嘈杂的,有些地方还是肮脏的,以至于许多人的心也是污浊的。于是乎人们的心就像搅动的池水,乱的没有方寸。
那怎么样可寻得清净呢?林清玄说,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所以,清净的学问要回平凡中找,从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一花一草一树木,也许突然间你就觉悟了。
如果我们的心足够明净,还会发现太阳离我们很近,月亮离我们很近,星星与路灯都放着光明,簇拥我们前进。
02 以欢喜心过生活
“死亡不是我会遇到的事。”——这是最大的妄念,因为无人不死。
“人生的悲剧不是我会遭遇的。”——这是最惊险的想法,因为人人都有悲剧。
人不能永远的活着,生命总有走到尽头的时候。林清玄说,活在眼前的这一刻,因为你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而活在眼前这一刻,很多人不能做到,毕竟人在倒霉的时候,看什么都晦气,人在心情沮丧的时候,看什么都悲观。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没有残缺的幸福是不完整的。没有对比就不知道所拥有的有多可贵,就像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人间就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没有残缺也就不知道幸福有多美好。想通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好好的活下去。
那怎么活得快乐呢?林清玄说,面对人生最重要的是欢喜心,有欢喜心,则春天时能享受花红柳绿,冬天时能欣赏冰雪风霜。以欢喜心过生活,有以下五点方法可以做到:
第一个方法是要有不断超越的心,不断地去超越你原来的自我。第二个方法是有承担的心,承担的心就是活在眼前的心。 第三个很简单的方法叫作转化,转化你的人生,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第四个方法叫作合,起承转合,合就是融入,融入这个世界。第五个是智慧之心:智慧是自己可以发光的知识,我们可以让世界充满阳光。
当我们可以有超越的心,有承担的心,有转化的心,有融入的心,跟这个世界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的时候,我们的欢喜心就慢慢地形成。欢喜心形成以后,我们的生活就很容易处在一个清净的、柔软的、平常的状态。你跟这个世界处在一个好的关系以后,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看到它的智慧,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进入它。
03 以平常心生情味
一根莲花汤匙,若从因缘来看,不是真实的有,可是在缘起的那一刻又不是无的。一切有都不是真有,而是等待因缘才有,犹如一撮泥土成为一根汤匙需要许多因缘;一切无也不是真的无,就像一根汤匙破了,我们的记忆中它还是有的。
林清玄心爱的古董汤匙碎了,怅然不已,而后又想明白:一切事物都是偶然,一撮泥土偶然被选取、偶然被得到、偶然被打碎,一切都是偶然。在汤匙未破之时珍惜它,在破的时候看清楚“原来汤匙是泥土做的。”
人生是无常的,人类在宇宙中也是渺小的,人的生命有时也是不堪一击。林清玄说,在因缘的无常里,在危脆的生命中,最能使我们坦然活着的,就是马祖道一说的“平常心”了。
平常心就是以一种平坦的怀抱来生活,来观照,基于此,生命的一切烦恼与忧伤自然就灭去了。林清玄将莲花汤匙的破片丢入垃圾桶,让它回到原来的地方,因摆脱了惆怅,又可以闻到院子里含笑花很香很香的味道···
“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04 以柔软心除挂碍
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是,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
人困在囹圄,眼界都是死的,多去看一看,说不定就悟了人生。林清玄说,只要用细腻的心去体会万象万法,到处都有启发的智慧。一朵鲜花、一只番薯、一杯茶、一棵树···他们身上都有着大哲思。
多观察、多觉悟,才能修得一颗柔软心。当你用美丽的心去看世界,你眼里的世界才是美的。我想他想传达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态度——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方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如果说梁实秋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对食物的热爱和满足,那么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则是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
拜读林老的散文,犹如进行一次生命的洗涤。每一篇散文背后都是林老的智慧,每一个文字背后都是林老向世界传达的善意。生活处处有哲学,他是这样一个慈悲的人,不仅自己观察美丽的生活,还教会我们拥有美丽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现代这样浮躁的社会,心总是难以沉静下来。我想,不必刻意去深山老林寻一片清净,读一本好书亦同样可以。我读林老的这本《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内心就像被温暖的阳光所照耀,舒适又宁静。
以我浅薄的言语总是匮于表达心中所想,再多愁思亦不提,只愿林老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