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归结为自我知觉和理性的自我引导。儿童也是如此,但是它与成年人教育的区别在于儿童还不够成熟。
为什么心理学不好学呢?而且大部分老师对于心理学知之甚少,因为让成人了解自我已经够难的了,更不用说让他们基于对自己的认识去理解并引导孩子了。
但是,心理学是教师的必修课!也是一块硬骨头!
社会制度因个人而存在,而不是个人用社会制度而存在。社会制度不能完全统一的去支配个人的行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基础,特别适用于学校系统中以及解决那些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学生的问题,学校必须将学生视为一个有待于成长,具有整体人格的人,同时,学校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判断某些行为,将其纳入整体人格的框架中进行考量,而不是把它当做脱离整体旋律的单个音符来对待。
书中列举了一个因为妹妹的降生,哥哥变成问题儿童的事例。他在家里边自暴自弃,无所用心,他母亲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他就去抓他妈妈的头发,揪妈妈的耳朵,他一刻也不消停,他捉弄自己的妹妹,在学校里,也是表现的各方面的格格不入和怪异。
他希望自己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他的一切,所有的动机都源于他的目的就是,渴望母亲为他一个人服务他他也要控制母亲,独自占有自己的母亲。在学校里,老师对他的要求是独立完成功课,收拾自己的课桌和作业本,这些无疑是给了一批脱缰的野马套上了一辆马车,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表现自然不会好。老师的惩罚让他觉得,学校不是他呆的地方。学校老师忍无可忍,让家长领走他,实际上这更接近于他的目的,因为从此之后,在家里边,母亲必须重新开始一心一意为他服务,这就是他需要希望的。
从整体人格来去了解这个孩子,一切一目了然,如果我们仍然记得个体人格的所有表现都相互关系,前后一致,那么就会理解这个男孩子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的一贯行为与他的人格逻辑相吻合。
一个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了他的成长。一个孩子对环境认识的深刻或者形成的印象,不取决客观事实或者环境,而取决于孩子对该事物的看法,真是这样。
所以说我们在处理儿童问题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一个手势,某一个表达或者某种行为。应该在理解儿童人格统一的基础上,按理解成孩子为什么犯错误,这就是儿童的人格统一!
以上是我看完第一章肤浅的理解,还不够,需要再读!
每位老师要有心理学的意识,能够通过表面看到实质,有一双智慧的双眼,认识儿童的各种行为,站在童儿统一人格的高度去纠正儿童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