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教常识100问」第23问:最早的佛教寺院是哪个寺?

「佛教常识100问」第23问:最早的佛教寺院是哪个寺?

作者: 心遇灯缘 | 来源:发表于2020-10-26 11:16 被阅读0次

中国佛教第一间佛寺,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洛阳当时是国都,所以国家把从西域迎来的高僧竺法兰、迦叶摩腾,安排在鸿卢寺招待。

“寺”是汉朝政府办事的机构,皇帝直接管的有九个寺,寺的领导者叫卿,称为公卿。

鸿卢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所以迎请来的大德高僧由鸿卢寺接待。后来想把两位师父长久的留在中国,鸿卢寺属于外事机构不能长久作招待所,为此皇帝下令从原来九个寺又增加一个,为十个寺,这个寺就是佛寺。

“寺”最初指的是九个国家部门

古时有“三公九卿”的说法,也即皇帝之下有三公,耳熟能详的丞相便是这三公之一,而三公之下又有九卿,九卿辅佐三公,分治朝政。三公的官邸叫“府”,而九卿的官邸则称为“寺”,一个寺相当于一个部门,大致有什么外交部、法院、财政部、军部等等,这九部皆称为“寺”。

为何这九大部门要称之为“寺"呢?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在文字里表露自己的期望。根据《释名》记载:“寺。嗣也。谓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故天子有九寺焉”。

“嗣”有子嗣、继承、掌管的意思,指九卿期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在这里安稳地长大,而天子也希望能安稳的掌管这九个部门。

细看“寺”字的结构,可以发现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寸,一个是土。寸土之地也属于君主,是臣服于君主、为君主效力的办事机构。“寺”的读音通“侍”,也表示寺这个地方只需要敬顺旨意,如理即化就好。

寺原本是官署办公的地方,如“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专门负责审理一些刑狱案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发展到了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土。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修起了中国第一座官方佛教建筑,当时,负责接待西域僧人的部门正是叫鸿胪寺。所以,这个建筑也被命名为“寺”,就是白马寺。

从这时开始,“寺”多了一层新的含义,不但指官署,还指佛教的庙宇建筑。在古代,这两者并存不冲突,只是到了现代,官方办事机构不再命名为“寺”,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了“寺”只代表佛教的建筑了。

白马寺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汉文的《四十二章经》在此诞生,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白马寺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院为长方形的院落,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坐北朝南,主要建筑从前到后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主要建筑。

天王殿为单檐歇山式,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明代夹纻弥勒佛像、泥塑四大天王像、韦驮天将像等;

大佛殿为单檐歇山式,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一佛,文殊、普贤二菩萨,迦叶、阿难二弟子,二供养人,观音菩萨等塑像;

大雄殿为悬山式,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释迦、阿弥陀、药师“三世佛”,韦驮、韦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23尊元代夹纻造像及韦力天将泥塑像等,据说夹纻造像都是1972年,为了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周总理批示,从北京慈宁宫调运于此。其中十八罗汉像是中国现在仅存的一套元代“夹贮干漆造像”十八罗汉,为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接引殿,硬山式,面阔3间,进深2间,内供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像;

毗卢阁为重檐歇山式,位于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的清凉台上面,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4间,内供毗卢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

白马寺不仅有我国古代的佛殿,还有泰国佛殿、印度佛殿以及缅甸佛殿,可以说是国际佛教文化的交流之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常识100问」第23问:最早的佛教寺院是哪个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ka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