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本来情绪好好的,自己在一边玩得很开心。当准备开餐时,阿姨过来抱宝宝说:“要吃饭了。我们去洗手吧!”宝宝还任由阿姨抱起,笑着说:“去洗手吧!”
可是给宝宝洗好手,阿姨把他往餐桌上放时,他却将阿姨紧紧抱住,双腿直直地紧绷着,不肯入座。同时还大声地叫着:“不吃饭!”任凭阿姨怎么哄,也没有用。
这时,爸爸看不过去,作色对阿姨说:“爱吃不吃。放开他,别管他。”
听到爸爸让放开自己,宝宝将阿姨抱得更紧了,发急地说道:“不要!阿姨抱着!”。
阿姨没有放手,对宝宝说:“好的。阿姨抱着。我们不吃饭。我们去阳台玩好吗?”
“去阳台玩。”宝宝说。
阿姨把宝宝抱到阳台上。透过阳台的玻璃往下望,阿姨看见小区花园里有人正在打乒乓球。
阿姨对宝宝说:“你看乒乓球都饿啦,它跳不动啦,尽往地上掉呢!”
宝宝平时很喜欢玩乒乓球,听到说“乒乓球”三字,立即精神为之一振。他攀住玻璃窗顺着阿姨望去的方向往下看。看了一阵后,宝宝仰头认真地对阿姨说:“乒乓球饿了,跳不动了。”
阿姨说:“是的。乒乓球饿了,跳不动了;阿姨饿了,抱不动了;宝宝饿了,走不动了。你看宝宝都饿了,我们去吃饭好吗?“
“宝宝饿了。我们吃饭。”宝宝重复着阿姨的话。
于是,阿姨抱宝宝去吃饭。宝宝顺从地入桌,开吃。时不时地,他还抬起头来跟阿姨挤眉弄眼地说:“宝宝好乖,宝宝自己吃饭。”
阿姨被逗得吃吃发笑道:“宝宝自己吃饭,宝宝真好乖。”
孩子的情绪就像过山车。往往会没来由的一下子高兴得发狂,一下子又折腾人至抓狂。
在孩子高兴时,大人自然跟着高兴。这时的孩子,大人怎么看怎么顺眼。孩子就是大人心中的天使。
可是,当孩子令人抓狂时,大人自然怎么看怎么心烦。这时的孩子不消说就成了大人眼中的恶魔。
当孩子还不懂事,不管他表现为天使,还是恶魔,大人都应接纳、认可和理解孩子的情绪。不可无端责难。同时帮助和引导孩子将坏情绪自然过渡到好情绪。保证孩子能时时拥有好心情。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静待花开系列邀你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