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连续第二天补作业了,老师说每天坚持做作业的人是不正常的,偶尔没有写作业,第二天补上的才是正常的。拿老师的话当挡箭牌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延迟写作业。 正常和不正常是一体两面,是在讲对立和统一。
李老师教我们学心理,学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跳出来。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知道自己在井底下要比跳出来更重要。如果跳不出来,你越明白就越糊涂,跳不出来时,你学的都是知识,知识会造成智障。当你觉得自己是对的时候,其实你已经错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你若想知到庐山的真面目,必须要跳到庐山之外,怎么才能跳到庐山之外呢?不是让你真的从庐山跳出来,你需要知道自己在庐山里面就足够了,当你在庐山里面的时候,其实你的心已经在外面了,因为你知道什么叫里,什么叫外,这就是自知。人贵有自知之明。心里觉得自己明白的时候,其实你糊涂了;当你觉得糊涂的时候,你正在明摆着,或者在明白的路上。这是学心理的思维方式。
知识知道了就知道了,明白了就明白了,但是学心理不一样,当你明白的时候,其实你糊涂了,当你糊涂的时候,其实你正明白着,或者在明白的过程当中。
是不是有些绕?刚开始跟李老师学习的时候,绕的自己昏头转向一盆浆糊似的。慢慢的咀嚼老师说的话,在生活中去体验,偶尔遇到的一件小事情,或者在沙龙讲给别人时,忽然体会到老师说的某一句话,"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像吃了一颗薄荷糖一样的清爽。
第一次上李老师的实操课上,曾问过老师一个问题,学心理怎么才叫入门啊?李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或者已经给了我答案,是我自己不明白,带着这个问题,我糊里糊涂的经过了一两年的时间,现在我才多少明白一些什么叫做入门。当我知道我是个门外汉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入门了,当我觉得我已经入门的时候,其实我还是个门外汉。也就是站在门外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有了门里门外的概念,说出来的语言仍是道理,需要自己去体会。
当你觉得聪明的时候,你一定是个傻蛋,当你觉得自己很笨的时候,那你就变得聪明了,因为你保持着这种觉察状态,这就是心理现象,它和我们讲道理是不一样的。
知识在道理层面,心理在体验层面。心理学和心理是两回事儿,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叫心理。因为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