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藏手机,孩子找手机,听起来很悖论的事,但这种现象现在却发生在很多家庭。
一方面是孩子的学习,和扩大知识面以及作业,特别是出门的安全,这些都需要手机,这个迫使父母不得不给孩子配置手机,但有了手机后,孩子不能很好的管理使用手机的时间,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这又让父母充满了担心,很多家庭因为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伤透了脑筋。
我见过一个家长,因为生气孩子过度玩手机,警告几次无果后,威胁孩子在学校看玩手机,就要把手机摔了。刚开始威胁有效,孩子不玩了,但没过几天,家长发现孩子总是背着自己玩,于是在一次忍无可忍的时候,踹开孩子的卧室门,直接将手机摔在地上。孩子看到手机被摔坏,一声没坑,摔门走了,从此不理家长,作业也不做,老师在群里多次点名孩子,但孩子根本不管不顾,就这样孩子成了学校的问题学生。一段时间后,因为作业的需要,特别是孩子出门在外的联络需要,又给孩子配置了一部手机,每次看到孩子沉浸在手机里,家长实在不知道怎么办?管会和孩子发生冲突,而且也不一定管的住,不管明显前面是个坑,自己又必须尽到教育的责任。
还有的家长为了阻止孩子玩手机,故意破坏家里无线网络,当然也有藏起手机的,总之孩子和家长各种斗智斗勇。
我服务过很多这样的家庭,刚开始,我根据每个家庭反应情况,给家长支各种招,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没用。家长学了招式后,有的不知道怎么用,有的用了后,每天都会问,王老师,这样不行啊,我看见他玩手机我就受不了。
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只是给家长支招没用,因为焦虑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问题,看做是流水线上的操作,要的是控制孩子,要的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为。
于是我又花费大量时间,给家长讲解要给孩子自由,这个自由不是无法无天的自由,而是内心选择的自由;有了自由,孩子就能生责任心,这个责任指的是对自己一切负责的责任,包括孩子的学习、性格、身体、健康、信念、头脑、魄力、善良、德行、韧性、勇敢、心志习惯等等;有了责任,自然衍生出目标,有了目标,就产生了驱动力,在驱动力的驱使下,自然会产生相应行为,有了行为,就会有行为后的结果,这个结果无论好坏,都会促使孩子不断进步,有了进步,从而长出自信;有了自信,孩子就不会被各种“瘾”控制,从而放弃对自己的责任。
所以,我传递给家长的核心点是,要用尽一切办法激发孩子的自信,从而使孩子,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那段时间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要把孩子当人看。很多家长不认可这句话,觉得说的根不好听,但实质这句话并不极端,有多少父母把孩子当成随意控制的个体,让吃就吃,让学就学,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不是人,这是机器,指挥到哪,做到哪?
孩子小的时候,对世界依赖很大,那个时候需要父母引导,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对世界有了自己的认知,慢慢产生自己的独立的意识。有了独立的意识,就会尝试探索这个世界,有探索,必然就会有父母眼中的错误。
当父母发现孩子这些错误行为后,如果保持接纳、包容和鼓励尝试,孩子就会更加自信的探索,也会和家长分享自己的成长过程,慢慢的亲子关系会形成良性互动,孩子积极探索,不断积极和家长交流,不断从与家长的交流中获得经验和力量,这样不断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生出自信。这样就会形成良性的亲子关系,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彼此都能从对方身上感觉到人性的美好,接受到来自对方传递的力量,孩子会朝优秀孩子方向发展,家长会朝优秀的家长方向发展,彼此成就。
相反,另一种情况是,当家长发现孩子错误的行为后。感觉到焦虑,担心,为了孩子好,极力阻止孩子这样做,有的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这样做会产生三种结果,一个结果是,孩子选择假装顺从,从此孩子学会了懦弱,学会了为家长的眼色行事;一个结果是,孩子选择反抗,这将会导致,家长的给孩子慢慢失去影响力;最后一个结果是,孩子选择报复,这将使得家长对孩子一切影响都会朝反方向发展。这三种结果,无论哪种结果,都会导致亲子关系内在依恋断裂,这一定不是家长想看到的。
家长和孩子本应是世间最亲密的关系,家长本应是孩子内在力量激发者,但现实是许多的家长却在亲手毁灭孩子的自信和成长。当一个孩子慢慢失去自信,根本不关注自己未来,不再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被各种“瘾”控制,而手机,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工具,他的作用完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对于有“瘾“的人,它也只是这个“瘾”的媒介而已,所以藏手机,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吗?
跟家长使用了大量时间沟通清楚这些后,我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孩子的问题还得从孩子的角度解决:
1、首先,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
父母眼中所谓孩子的问题绝不是某一天形成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全是父母带来的,它是日常生活积累后的外在表现,并不一定是问题,父母无论怎么焦虑,希望可以放松的看待孩子表现出的特质,父母只有放松下来,才有可能看到问题的实质,而不是盲目的解决,更不是内心无限的扩大问题。
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历什么很重要,因为经历是孩子成长的轨迹,但比经历更重要的是,经历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孩子对经历的感受,这些感受最后会形成孩子的信念,每一个信念会对应信念相应的行为,这些行为又会进一步巩固他的信念。当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后,如果只是本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逻辑,那么永远不会解决问题,相反,只会因为急于解决问题,而引出新的问题。
2、其次、思考怎么解决问题:
那么怎么解决孩子问题,首先无论发现孩子什么问题,先不要慌,也许家长看到的问题,只是孩子特殊阶段的行为特质,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支撑点,最后,解铃还须系铃人,孩子的问题,还需要孩子自己解决。
但孩子自己并不能完全认知自己,父母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所以需要专业的团队。二师兄团队专业协助青少年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发展自己,本着尊重孩子的原则,通过观察孩子,与孩子深入沟通,提炼孩子特质,解读孩子的行为特征,解读孩子对父母的态度,解读孩子对亲情的态度,解读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解读孩子对未来的态度,解读孩子对责任的态度,深究出影响这些行为和态度的根源信念,帮助孩子看清自己,找到自信,到担负责任。
无论怎么样,藏手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要从孩子的内在动力,内在责任,内在习惯,内在自信着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孩子。
世界这么大,总会遇到特别的人,因为偶然相遇,又必然走向结识,从此命运彼此联结!你好,我是爱听故事的盲眼二师兄,感恩彼此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