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三那年,很多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都会辞去工作,回到老家,在孩子上学的高中附近租个房子——陪读。
我不羡慕有人陪读,可在每天上午或者下午的最后一节课里,当看到有家长拎着沉甸甸的饭盒在教室窗户上巴望时;当饭盒里的肉香透过保温桶,透过玻璃窗,一路悠悠然来到我的鼻尖挑逗我时,我是真的羡慕了。
下课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偷偷给家里打电话:爸,你先把肉买好了,下次放月假回家,我要吃红烧肉。
高三的时光已经过去很多很多年了,可那份对家里美食的想念与留恋,只增不减。
想念柴火灶煮出来的大米饭,想念妈妈做的红薯圆子炒肉,想念冬日里那一锅咸菜叶子炖豆腐,也想念开春时节的蒿子粑……
那些好像曾经习以为常的,甚至不怎么爱吃的食物,也都在我漂泊他乡多年以后,一点点的变为了记忆深处最深沉的眷恋。
老公打趣说:你是在害喜吗,一天天的想吃这个想吃那个的……
二
遇到黄磊的《炊烟食客》,我的眷恋突然间有了依托。
黄磊,江南人。需要注意的是他并不是那个频频在银幕前亮相的演员黄磊。
曾用笔名黄小刀,编剧,《意林》杂志专栏作家,最受读者欢迎的黄胖子。
他喜欢在清风里漫无目的地行走冥想,心里住着一个苍老的小孩,文如其人,现实却温暖、极致而浪漫。
《炊烟食客》是他出版的第二部图书。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这是家的记忆,也是食物温暖的味道。
这是一本可以品尝味道的食物之书。
作者在这本书里写的是江南美食,以食物为载体,不但承载着味蕾上的记忆,还承载着一段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以及身处故事里浓浓的人生味。
他在写《菱角菜》的时候,回忆起童年时光里三五个孩子光着身子去池塘边摘菱角的情景,我仿佛看见了童年时期那个调皮又野性的自己。
小时候的快乐真简单呀,就在那一个个不够塞牙缝的小小黑菱角里。
他在《毛豆腐》里对“腊”的诠释:
冬日墙角下,面对着阳光的一面,密密排开的,是鸡鸭鱼肉。盐在此之前经过十多日的渗透,已和食物化为一体。食物经过冬日煦暖阳光的徐徐晒制,水分渐渐挥发,一种奇特的香味渐渐发散出来,称之为腊,那是冬日阳光的味道。
我抬眼看看厨房的墙壁上,还挂着从老家带来的腊肠。原来那是家乡冬日暖阳的味道,原来,家的味道,父母的爱,不论我走到哪里,一直如影随形。
他对桂花藕的点评:
甜、烂、软、糯,水乳交融,只衬托于对方之美,成就对方的韵味,将其放大,最终成就的是一个整体,这正是中式婚姻里的精髓。如何相处,一道江南的甜点已然说的清清楚楚了。
真真是绝了。
从一道食物里领悟到婚姻的真谛,由此看来,作者真的是一位特别用心生活的人,心有思量,才能品出个中滋味。
三
这本书,我读得很慢,因为除了要品尝作者描述的美食以外,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作者营造的回忆里。
那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怀念,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怀念。
长大的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漂泊的人对故乡的怀念,活着的人对逝者的怀念。甚至,这个时代对那些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怀念。
我沉溺于美食散发的诱人香味,飘然于作者优美俊逸的文笔,沉沦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汩汩真情。
我是一个女人。
小时候我爸给我的期望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读书,成家,工作,相夫教子。
这应该是多数女人都难以逃脱的宿命。
长大后我只觉得“上得厅堂”无非就是找份相对好点儿的工作,“下得厨房”不过就是能做几个家常菜,不难吃就好。
通过这本《炊烟食客》,我觉得自己突然就被“看见”了,那个曾经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被捧在手心里的人儿,几年辗转,“洗手做羹汤”,变成了厨房里默默忙碌的人,突然就被“看见”了。
中国的传统婚姻里,男主外女主内,女人一直就是默默无闻的一个角色。
而经年累月下来,好像做饭就成了女人天经地义的事情。
一个女人,厨房就是战场,她最大的胜利,便是做得一手好菜,看着饭桌上的一家子,一筷子接着一筷子将自己的劳动成品吃进肚子里。
在很多地方,辛苦的是女人,但女人却是不能上桌子吃饭的,哪怕到今天,还有很多地方是这样的。
黄磊在《炊烟食客》里,将各色江南小吃描写的“此物只应天上有”,利用各种典故和词汇来向人展示这些地方特色的食物,让我一个每天做饭的人有那么一刻觉得,我不是个“烧锅的”,我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创作者,是诗人。
我的诗,不在纸上,不在嘴边。
它们在厨房阴暗角落里的一罐罐腌菜坛子里密封着;
在那厚被子底下压着的甜米酒酿里;
在一个个看着黑黢黢的蒿子粑里……
这些诗,是妈妈传给我的。
结语
只要有人在,人世间的炊烟就永不会飘散。
人间袅袅炊烟盛,乡愁点点旧时味。
我照着妈妈的样子,升起的一缕缕炊烟,那是我的乡愁,也是我为我的孩子,留下的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