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孝经·士章第五》之一

《孝经·士章第五》之一

作者: 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来源:发表于2022-02-21 23:36 被阅读0次

    各位喜欢国学经典的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讲《孝经》的《士章第五》,我们把原文恭读如下: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我把白话翻译稍微讲解一下:

    我们以侍候父亲的方式去侍候母亲,在这一点上爱心是相等的;用侍候父亲的方式去侍候国君,在这一点上恭敬之心是相同的。对母亲来说,特别重视的是爱;对国君来说,特别重视的是敬;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能做到忠顺,忠诚顺从地奉侍国君和上级,就能保住自己的禄位和职位,并能守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就是士人的孝道。

    《诗经·小雅篇》中说:“要早起晚睡地去做,而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这一章在注解上面的文字要说明的是“资”,资于事父以事母。这个“资”是取的意思,就是拿侍奉父亲这件事情来侍奉母亲

    再来说明的是,引用《诗经》“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这个意思就是说要早起晚睡地去做,而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这就是有关注解的部分。

    义理重点,我想针对以下三点来说明:

    第一个,因为这里是《士章》,我就谈谈古代有关于士这个阶级的变化。

    其实对于这个变化,孔子起到关键作用。因为我们读《论语》就会知道,孔子对于士,并不只是以阶级意义的士来定义。换言之,在孔子以前是一个阶级意义的士,那么到了孔子,是用德行意义来取士。换言之,士经过了孔子乃至于孟子的转化,不再是一个只针对就位于取士,也就是针对阶级来取士的意涵,而是针对修德以取士,也就是德行意涵,修养德行意涵的人就来当作士的内涵。因此在这一章里面,我们对于士就有了很多可以探讨的。

    这个士的特质我想提出以下三点来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经过孔子转换的这个从阶级意义的士到德行意义的士,第一个特点就是有中心崇高的目标。

    也就是说,孔子所说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或者孔子在《论语·述而篇》里面特别讲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以这个士是有中心目标的。所以古人说“志者,心之所之也”,那个有志向的人,就是内心里面一心一意都要想去的那个地方。就儒家来讲,心中有崇高理想目标那个东西是什么?那个志于道的道是什么?那当然是仁义之道,其实也就是圣贤之道。因此,在《孟子》里面解说“士”,弟子问孟子说:士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人啊?“士何事?”那孟子回答说:“尚志。”“尚”就是高尚的尚。“尚”我们把它解释成掌管的意思,是掌管志向的那种人才能够叫做士。那接着弟子就问:“何谓尚志?”那什么叫作掌管志向的人呢?孟子回答说:“仁义而已矣。”孟子回答很简单,就是一个从事仁义之道的人,这个才能够叫做士。离开了仁义目标、仁义理想的人,那个不能叫做士。好,那个就是我们体验的士的一个特质。有崇高的中心目标的人。

    第二个士的特质是全心全意追求这种崇高的目标,这个人才叫做士。

    也就是说,从士到君子之间,士要做的就是君子所要做的这个工作,就是全心全意追求这个仁义之道这种崇高的目标。所以,《论语》才会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无时无刻不能离开仁义之道,他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时候,都不能够离开仁义之道。他即使在很仓促,比如说地震、发生了紧急事件,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慌张,但是作为一个士呢,他要朝君子圣贤的目标去做,这个时候他也不会慌乱,还是心心念念的,不会因为这个仓促之间就忘了要做仁义之道,所以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再来第三个就是说这个士的特征,他是没有理由厌恶别人的。

    所以在《论语·里仁篇》里面孔子才会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也就是一个有志于仁德之道的人,他心中是不会讨厌别人的,换言之,事事全心全意在仁德上努力,也会处处用仁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面对外面的人、事、物,就要处处用“苟志于仁,无恶也”来衡量自己。所以他心中不会有讨厌的人,因此才有所谓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上是我针对这个士,这个古代士的变化来谈的一个特点。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谈一下古代有关于“士”这个阶级的变化;

    其实对于这个变化,孔子起到关键作用。因为我们读《论语》就会知道,孔子对于士,并不只是以阶级意义的士来定义。

    换言之,在孔子以前是一个阶级意义的士,那么到了孔子,是用德行意义来取士。

    换言之,士经过了孔子乃至于孟子的转化,不再是一个只针对就位于取士,也就是针对阶级来取士的意涵,而是针对修德以取士,也就是德行意涵,修养德行意涵的人就来当作士的内涵

    2.“士”的特质有哪三点?

    第一个,经过孔子转换的这个从阶级意义的士到德行意义的士,第一个特点就是有中心崇高的目标。

    第二个士的特质是全心全意追求这种崇高的目标,这个人才叫做士。

    再来第三个就是说这个士的特征,他是没有理由厌恶别人的。

    也就是一个有志于仁德之道的人,他心中是不会讨厌别人的,换言之,事事全心全意在仁德上努力,也会处处用仁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面对外面的人、事、物,就要处处用“苟志于仁,无恶也”来衡量自己。所以,他心中不会有讨厌的人,因此才有所谓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经·士章第五》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uw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