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无处不在,而信仰之路迢迢。
人生困顿时有道家精神为我们护航;
一帆风顺时有儒家思想耳提面命;
向命运妥协或获经济自由之时,有佛家之法来安放身与心。
唯有在这个全民奋争的现代社会,生态危机重重,疫情阴霾笼罩,世界格局动荡,科技奋进无力,既往的信仰之土已然松动,现代人的身心无处可依,人们拥抱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人生信条。

经济决定论不知觉成了目下世界的主流价值观,被大群人冠以为人生信条,信奉群体数量甚至超过“宗教”这一的意识形态的拥趸者,并超越了“主义”这一思想信念的深刻程度。
但经济决定论也好,精致利己主义也罢,并不属于信仰的范畴。它们是一种方法论,求证的结论是物质财富或自身利益高于一切,与作为思想主体的信仰本身不同,它可以视作为通往思想主体的一种工具,也可以视同为绊脚石。经济决定论成为部分现代经济社会谋生者的人生信条显然是时代催生的现象,但并非信仰的必经心路,信奉者正视并超越这一信条,才能迎来更开阔的境界。

诚然,个人信仰之树的生长和企业经营一样,没有一步登天的路。一如一家企业的蓬勃壮大,经营理念会从实现“以自我为中心”到“以公司员工及其家属为中心”再到“以人类为中心”的跨越,信仰之树所生长的思想枝叶,亦会从“自主意识”分裂到“集体意识”再繁华至“宇宙意识”。
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个体感官会自动过滤掉自我意识不需要的内容,自动放大自我需求(看到什么取决于想要什么),所以处于尚未脱离生存危机阶段的企业经营者,自当信奉经济决定论,要活下来才有机会,而利己主义是首选活下来的捷径。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重心需要从制度管理更替到人心管理,经营者回头看时才明白利己不但不是必经之路,更是险象环生之路。

无论是经营者亦或修行者,都应警惕思想长时间停留在某一个阶段,理解经济决定论是环境和时局的产物,方法论并非方法本身,思维方式并非思想主体,才能让思考有机会如树根一般扎向更深更广阔的大地,让觉悟抵达新的层次。
如同将利益从自我为中心过度到惠及他人的经营者不会错过成长机遇,挣脱自我意识束缚关爱他人的修行者将获得智慧,信仰之树的土壤是思想者本身,身体的历练,思想的锻造,让思想之根往下,静待信仰之树萌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