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去岁收官之旅(二)
从大东北沿着对角线来到大西南,不远千里万里。强烈的距离差异、地域差异辐射到人文分野,就会感受到更加浓郁的南疆热带少数民族风情扑面而来。
来西双版纳一定要去感受民族风情,所以各色人等在这个傣族自治州选择景观时,傣族园往往是上选之地。
西双版纳傣族文化园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的一个古寨,是一处以傣文化与版纳风情结合的旅游胜地。
这个植物,到底没问到名字去傣族园观光那天是个工作日,冬日是旅游的淡季,所以刚进园子时感觉游客并不是很多,只有三三两两的偶遇,我窃喜。
寨子着实不小,沿着游览路线的标识逦逦迤迤走来,不时可见设计的、非设计的风物景观,如造型优美、停靠着SUV的吊脚楼,挂着一米长果实串的巴蕉树,正在木刻贝叶经的傣家男人,和售卖土制银器、水果的傣族老人、妇女,等等。
我的总体感觉,寨子的民风也还纯朴,只是日日都有一批批游客涌来,不可能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有开发过度之忧,难免商业化在漫延、程式化在扩展之虑。
雕塑、植物,都透着南国风情傣族历来有"水的民族"的美称,喜欢依水而居,妇女爱沐浴、爱洗头洗衣。一路走来,可见水井、小溪都还洁净。
时近中午,被一位傣家妇女接到竹楼午餐。点了一杯苞谷酒,半只赶摆鸡(没吃出和我们的做法有大的区别),一钵杂菜汤,一碗白米饭,还有带着的老灶花生。一个人的午餐,自感丰美。
前面是硕大滋润的热带雨林植物,右边是东道主傣家三代也在喝酒,一会儿去看傣妹泼水。
由是,大笑不由大发感慨:享受了。谢谢,生活!
傣妹舞起来别有风韵午饭后,散步来到寨子的中心地带,观看了一场傣族风情的歌舞表演。感觉穿着筒裙的傣妹动作比较舒缓,姿态妙曼,歌声清亮,如潺潺流水般清澈明朗……
之后,压轴的内容到了一一泼水!
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每年4月13日到15日,按照传统习惯,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之后大家相互泼水就开始了。
一群群男女青年端着铜钵、脸盆,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笑逐颜开……
泼水,令蓝天变色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夜晚,各村寨会燃放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烟火一一高升。
如今,傣族园把泼水节浓缩为一个民族风情的展示项目,每天都要来上一段。
午饭后,傣族妇女便穿着漂亮轻便的民族服装,手执一盆,从大道小路汇聚到万人泼水广场。她们先是唱着歌,舞蹈一段,很快就开始占据中心向外泼水了。
泼水也是有技巧的。但见傣妹盆里略一取水,轻舒玉臂向远处扬去,水落处便是一片游客的惊呼声、欢呼声和手机的咔嚓声,观赏的圈子便越抻越大。
这位大锅也太投入了吧?看着,一些游客按捺不住,加入泼水阵中,很快,寨子拢不住的笑闹声随着水滴飞向四野和天际……
观赏、体验少数民族风情,如果说傣族园是规定动作的话,告庄则有些自选动作的味道。
这个位于澜沧江边、城市之外的"庄",已迅速壮大为“城外之城”,成为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最"闹"的闹市,最火的夜市。
告庄的黄金时段在夜晚。感觉整个白天,告庄都在睡眠,在补觉,从下午下班开始渐渐苏醒,到傍晚就开始活力四射了。
寨子里的缅寺地位很高这夜市不仅有市,还有景,有情。这夜市不仅能品尝地方小吃、民族风味,购买特色商品,还可以欣赏民族艺术、异国风情。
在告庄大广场,少数民族甚至异国情调的歌舞表演、篝火晚会,每天如期进行,内容不尽相同。你可以坐下来喝着椰子汁,喝着鲜榨甘蔗汁,为演出喝彩。
大舞台的表演刚刚结束,小舞台又热闹起来。还有路边空场、酒店门前随意起舞的少女少男们,倾情投入载歌载舞,好像要快乐到地老天荒……
哈尼族青年男女轻歌曼舞(本文配图均为珍珠大笑手机拍摄/原创作品,转载须注明作者、出处)
珍珠大笑 文学学士,携笔从戎后曾任原沈阳军区前进报社文艺副刊编辑、主编,主任编辑,获得中国新闻奖、解放军新闻奖、共青团新闻奖等省以上新闻奖、征文奖计数十个,获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今日头条青云奖获得者、优质创作者,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有新闻文学作品集《铁血男儿》面世,有多种报告文学、散文、随笔、杂文、诗歌刋于纸媒或收录于各类选本中,曾任十余种书籍的编委、主编、编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