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3号,接到多年未联系的前老板电话,她的一个朋友有一本医学科普类书籍需要翻译,感觉不好推辞,就接了。
我其实是一个不喜欢每天做重复性事情的人,对我来说,事务性重复性的事情,没有乐趣,非常挑战我。我不太情愿,又不得不做,经常能拖就拖,拖延早已常态化。
具体到这本书,翻译内容也不太难,不过有些章节不熟悉,需要查寻,也不是巨著,才210页,所以接了下来。不过,因为辞职在家,好几年没有翻译过资料了,已经不习惯每天赶稿子。
当时,跟对方负责人沟通的时候,他问我大概多长时间能完成,我就说了3个月,就是2019年11月完成。但磨磨蹭蹭地,到了3个月,我才完成了一半左右;
他又问剩余一半大概需要多久,让我自己,又定了3个月;3个月过去,只完成了剩余的大约2/3,又没按时交稿;又过了一个月,才完成。
原本3个月,就是当年11月份要完成的书稿,最后是历时七个月,拖到第2年春三月,才完稿。
现在反思这次拖延事件,首要原因是没有对时间进行管理,自由散漫,比较随意;其次是内在动力也不足,没法动力推动自己去按时完成。
后果是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给人说话不算数的印象,职业素养堪忧,别人不想再跟自己合作做事。
最近对拖延症的内在起因及解决办法有了新的认识,对照着刚学到的应对拖延症的四个锦囊,来对上次翻译拖延事件做一个复盘。假如重新来翻译这本书的话,我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呢?
1. 拆-颗粒化
把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阶段性任务。比如12章,按三个月共12周,每周大约翻译一章;或者按照页数210页,每个月70页,每周15-18页,每天3-4页。
2. 挑-难点优先化
先概览一下全书,分别挑出难易的部分,比较不熟悉的难啃的2章,先处理;比较容易的部分有三章,放在后面处理。
不过,在翻译的时候,遇到难的句子,可以先过,把能译的译了,再翻过头来翻译,就感觉容易了。
3. 哄—过程游戏化
1)用游戏化方式微启动:
在自己精力心情比较好的时候,且无其他未办事宜打扰的情况下,哄着自己坐在电脑前,微启动。
就是跟自己说,能够坐在这里就是胜利✌️,然后译了一句也是胜利,其实一旦能够踏实坐下来,就一定会一句一句翻译下去。
2)注意力调频:
留意状态,以专注而轻松的状态去翻译,随时觉察自己是不是又过于专注下去,把注意力往上提一下,使注意力保持在自由灵动。
3)埋雷爆破:
最后预览一下下次要翻译的部分,留个思维挂钩,让潜意识去在后台运行,善用潜意识,化难为易。
4)擦镜子
每次翻译完,感觉一下全身,从身体到头脑,放松清空,做到轻松脱身。轻松不费力完成任务,才有成就感。这样下次启动,就不会被这次的感觉拖后腿,背上无形的包袱,反而是非常期待下一次。
4. 奖—奖励阶段化
1)中间奖励
集中工作半小时左右,去给自己倒杯茶,吃点水果;
当天完成任务:加1分
2)阶段性奖励:
a 连续三天超额完成任务,可以外出就餐,犒劳自己
b 连续五天按时完成,奖励看电影一次
c 满1个月的时候盘点,按期完成任务,奖励按摩一次
d 三个月如期完成,奖励出门约朋友聚会一次。
e 总分超过50分,奖励买一件心仪的衣服。
综上所述,通过把大任务颗粒化,难点优先化,过程游戏化(微启动、调频、埋雷、擦镜子)、奖励阶段化,就形成了化解拖延的正反馈循环️模式。
四大锦囊环环相扣,化解拖延,如水化冰,卸掉抗拒,轻柔顺滑,我们都可以。
让拖延这只拦路虎,不再羁绊我们追求梦想的脚步,自由的方向风景独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