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在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从事哲学事业。但是当时雅典政治处在一不稳定的时期,连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先是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战败;接着“三十僭主”推翻民主政体,但八个月后又被民众推翻。频繁的政体变更,再加上恢复民主政体后的雅典,竟然在“民主政体”下处死了其师苏格拉底,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震动,使得柏拉图对雅典的政治体制深感痛恨和失望,他改变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并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来探索出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实政治制度的理想的政治制度。因而,他写作《理想国》来阐发自己的政治构想。《理想国》中对正义与善的理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柏拉图的哲人王的思想就在对正义与善的论述中浮现出来。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首先对正义进行了论述。他将正义划分为两部分: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他以循环论证的方式,论证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关系,以引出哲学王与城邦之间紧密的联系以及哲人王当政的必要性。
首先,在《理想国》中,人是具有美德的,但是美德并不是天生具有的,它是后天习得的,因而它的习得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这便是城邦。因而,城邦正义是实现个人正义的前提,只有在一个正义的城邦里,人才能通过教育与学习,达到个人的正义,把握知识与善的理念;而一个正义的城邦的建立是离不开能够达到个人正义的要求的贤人的努力与贡献的:正义的城邦的正义制度需要哲人来制定,正义的制度也离不开哲人的维持,因而,个人正义是城邦正义的基础。换句话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的理想政治离不开哲学王的统治,哲学王的产生也离不开城邦的场域。
所谓“哲学王”统治思想,主要指使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是统治者成为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除非哲学家当上国家的国王,或者目前所统治我们这个国家的国王、王子们都具有了哲学家的那种认真和严肃的追求精神,以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结为一体,并坚决地'请'那些安于两者之一的无为之辈通通靠边站。我想我们的国家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才有得见天日的可能性,否则我们的国家将永无宁日。”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成为哲学王与统治者,哲学王又有何种区别于常人的特性呢?通过灵魂与品质以及等级划分的论述,统治者的品质逐渐清晰起来。
首先,柏拉图通过对神造人时利用的材料不同的论述,将人的灵魂区分为智慧、激情与欲望。在对灵魂的划分基础上又将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拥有智慧与美德的人成为统治者,拥有勇气的人成为护卫者,拥有节制的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在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从事哲学事业。但是当时雅典政治处在一不稳定的时期,连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先是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战败;接着“三十僭主”推翻民主政体,但八个月后又被民众推翻。频繁的政体变更,再加上恢复民主政体后的雅典,竟然在“民主政体”下处死了其师苏格拉底,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震动,使得柏拉图对雅典的政治体制深感痛恨和失望,他改变了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并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来探索出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实政治制度的理想的政治制度。因而,他写作《理想国》来阐发自己的政治构想。《理想国》中对正义与善的理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柏拉图的哲人王的思想就在对正义与善的论述中浮现出来。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首先对正义进行了论述。他将正义划分为两部分: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他以循环论证的方式,论证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关系,以引出哲学王与城邦之间紧密的联系以及哲人王当政的必要性。
首先,在《理想国》中,人是具有美德的,但是美德并不是天生具有的,它是后天习得的,因而它的习得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这便是城邦。因而,城邦正义是实现个人正义的前提,只有在一个正义的城邦里,人才能通过教育与学习,达到个人的正义,把握知识与善的理念;而一个正义的城邦的建立是离不开能够达到个人正义的要求的贤人的努力与贡献的:正义的城邦的正义制度需要哲人来制定,正义的制度也离不开哲人的维持,因而,个人正义是城邦正义的基础。换句话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的理想政治离不开哲学王的统治,哲学王的产生也离不开城邦的场域。
所谓“哲学王”统治思想,主要指使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是统治者成为哲学家。苏格拉底说:“除非哲学家当上国家的国王,或者目前所统治我们这个国家的国王、王子们都具有了哲学家的那种认真和严肃的追求精神,以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结为一体,并坚决地'请'那些安于两者之一的无为之辈通通靠边站。我想我们的国家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才有得见天日的可能性,否则我们的国家将永无宁日。”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成为哲学王与统治者,哲学王又有何种区别于常人的特性呢?通过灵魂与品质以及等级划分的论述,统治者的品质逐渐清晰起来。
首先,柏拉图通过对神造人时利用的材料不同的论述,将人的灵魂区分为智慧、激情与欲望。在对灵魂的划分基础上又将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拥有智慧与美德的人成为统治者,拥有勇气的人成为护卫者,拥有节制的人成为生产者。三个等级的划分以及他们应当从事的工作都是由他们的内在品质决定的。即统治者应当因为自身的智慧而统治,护卫者应当根据自身的勇敢而辅助统治者,生产者应当根据自身的节制而服从统治。因而,统治者是具有美德与智慧的。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因而知识能够给人带来美德与智慧,完美的美德依赖于完备的知识,缺乏完备的知识就没有完美的美德。我们都知道知识是可以传授的,因而美德也是可以传授的,但由于完备的知识依赖于卓越的天赋与长期艰辛而良好的教育,因而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完备的知识,也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完备的美德。因而拥有知识即美德的人,能够胜任统治者的职务。因而一定程度上有知识的人便有可能上升为权利的所有者,群氓被排斥与权利之外,无论民众是否愿意被统治与服从统治者,他们都必须服从,因为他们不具有知识,不能把握理念。这便有了知识权力论的提法。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建立在理念之上的,因而只有具有美德与知识并能正确的把握善的理念,实现城邦的正义的人才能成为城邦的统治者,使护卫者拥护他,使生产者服从他,从而使智慧、勇敢与节制三种美德统合,达到三位一体的要求,使得三个层次的人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实现一种等级正义,从而实现城邦的正义。
哲学王的统治的关键在于哲学王的产生与存在。那么,如何训练和培养哲学王?柏拉图认为,通过一个学习过程。柏拉图认为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学习的最高点是关于善的知识。他用“洞穴喻”的比喻,给我们形象的说明了从人成为哲学王所进经历的过程。他认为,人首先处于一种近乎无知的状态,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发现知识与真理。后来,极少数人因为偶然的机会,与外界接触,当他们被告知他们所坚信的生活信条是虚假的时,他们不相信,也不愿意去相信。再后来,他们渐渐从意见世界中摆脱出来,获得对真理的认识,从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
通过上述的过程,人们走出洞穴,努力达到对善的认识,从人转向哲学家。但是要成为哲学王这往往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再回到“洞穴”中,为了城邦的集体利益,重新回到俗人社会中,利用自己的品质与能力塑造城邦,在城邦中习得从事实务的能力。只有具备知识与美德并参与城邦实务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才能成为柏拉图口中的哲学王。
谈及到学习的具体过程,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对于培养一般护卫者是适用的,但是对于培养哲学王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必须学习能够发现真理与理念的学科。算数、几何、天文等学科能引导人们发现真理,因而需要学习。由于概念与理念脱离客观事物也不在人的内心之中,他需要通过理性而被认识,因而学习辩证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辩证法之后,哲学家就可以通过理性掌握善的理念,实现个人正义并参与政治成为哲学王以实现城邦正义。
哲学王统治的思想显示了柏拉图对于理想政体的伟大构想,体现了他对正义与善的追求。但是柏拉图的理想国的理念具有极大的空想性,在现实社会中缺乏实施的具体条件,因而很难实现。
首先,它赖以存在的哲学王的培育是个艰辛与困难的过程,需要40-50年的努力,能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因而没法保证哲学王始终存在,会造成统治者的缺位。其次,对哲学王的认定也没有明确的标准,标准极其空泛。用才智、德性、知识等品质来作为哲学王的衡量标准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品质是抽象的东西,人们无法通过具体的计量器来精确测算。另外,哲学王除了要具有特定的品质还需要参与城邦实务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王,但是当哲学家走出“洞穴”后,很多的人不愿意再回到“洞穴”,重新塑造“洞穴”,即哲学家不愿意从政,他们不愿意再进入俗人世界,因而哲学王不愿意统治与不屑统治的情况就使得哲人王统治思想无法得到贯彻实行……种种的限制条件使得哲人王统治思想只能是个空想,是个乌托邦。后来柏拉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晚年思想发生了转变,构想了他的“第二好的政治”——法的政治。
虽然柏拉图的思想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很难实现,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否定他思想的价值的理由。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与集权主义的思想都可以在柏拉图的思想中找到源头。他的哲人王思想即知识权力论的思想对统治者的要求也为后世统治者的选拔提供了借鉴的范本,对统治者的德性的考察也成为了当选的必要因素。柏拉图对正义的谈讨,引导着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众多的思想家前赴后继地对这个问题展开谈讨。柏拉图的哲人王思想为正义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本,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