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树

作者: 万余 | 来源:发表于2022-08-13 23:51 被阅读0次

    如果你一定要我去记录生命中的一棵树,我脑海里闪现的第一幅画面定然不该用“棵”这个量词来形容,而当是一片,一片毫无美感的秃树。

    广袤开阔的黄土高原,我生命驻足最久的地方,生长着片片笔直硬挺的落叶阔叶林。还没离开故乡前,我以为世界上所有的树都像他们一样——龟裂的树皮要经受轮番的寒流和季风侵蚀,待叶子被秋风催得枯槁后,身子还得为了过冬捆上麻绳刷上白漆,然后艰难扎根在极易流失的黄土里,始终以冷漠的态度审视着这四季风霜雨雪。记忆中故乡的树向来如此,生在这里的他们享受不到四季如春的气候和充足的雨水,自也没有谄媚的常绿。晴好的春夏他们会像南方的树一样的昂扬而苍翠,但每逢漫长的严冬里他们则变成狼狈的秃树。尽管如此,故乡的人们却都明白他们也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在入冬前连夜裹上麻绳刷上漆,我们又一起熬过一个冬天。

    不知不觉很多年过去了,他们熬过了一个个冬天却也依旧消失在了我的视野。其实彼时的我年纪还小尚且满脑子玩心,从未注意过他们何时开始成片成批的倒下,直到奶奶家的老式四层小区面临拆迁,我才恍然发觉这城市早已树满了耸立的高楼。记忆深处,在最初的最初,小城尚且还没有现在所谓的市中心,奶奶家的小区附近也会散着几片秃树……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愿景里势不可挡的现实,其实在这样的必然面前,怨怼并无价值。我向来觉得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可以怀念过去,但无权吃着红利还搭台子唱戏批判那些砍树的人。后来的现在我离那些树越来越远,甚至为了求学离开了那片黄土地,在外读书我也有机会走更多路读更多书,同样也见到了更多树。刘慈欣在《三体》里写“人类真正的道德自觉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每读至此我总会想到后来经历的种种和那些树,城市发展面前真正的道德又该如何定义呢?我很清楚任何一种“进步”的背后都标价着要为此牺牲的资源,而这代价背后不过是弱肉强食的本质,城市文明发展面前其实都很清楚我们在牺牲着什么,只不过身为利益共同体,我们给出了同样的默许的答案。

    权衡利弊后的我们享受成果也自然承受代价,而在代价的隐痛面前我们尚可抱怨几句不该,可被选择的“资源”们则像案板上的鱼肉无力张口。后来放假回家,我也仅能在城郊看到过去那成片的秃树了。有时望着城里的高楼我也会想,生活里除了是否要砍树外我们远要面临更多难题,人与人的关系远复杂过人与树的关系。我们在变幻的现实中不停选择,同样也作为资源被筛选淘汰着,我们在抉择中消耗资源,却也为了目标的价值牺牲着自我,我们是选择砍树的人,也是那成批倒下的树。树没有言语,倒下时我听不见他们是否甘心,人可以发声,可在被压迫裹挟的现实面前,他们的哭诉却同样悄不可闻,不知这时“道德”会不会被拉出来说事……

(原创未经授权禁转载)

相关文章

  • 故乡的人故乡的树

    日子过得真快,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后天就是法定节假日的了。无一例外是要回老家一趟。 上一次回老家是清明节,觉得还...

  • 故乡的树

    故乡的树与村落息息相关,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一里开外的大路上远远地朝一个村子的方向看去,看到的不是一排排整...

  • 故乡的树

    文\光盐 我的一生见过无数种树,却没有哪一种树木,如此让我魂牵梦绕,想站在树下,遥看它整个春夏秋冬。 它是在我故乡...

  • 故乡的树

    故乡的树 站成沉默的慈祥 郁郁葱葱 蓬勃 健壮 欢鸣的鸟儿是它的孩子 悲戚的乌鸦也栖息其上 它的怀抱仁慈博爱 对谁...

  • 故乡的树

    总想起小的时候,那故乡的景色,唯美中带着清沁,而故乡犹其最引人想念的,就是那几棵树,故乡的树。 槐树 ...

  • 故乡的树

    年少时的梦想 走万里路 长大后 一直在前行 走过很多地方 遇到过很多人 却忽然开始怀念 家门前的那棵不知名的树 当...

  • 故乡的树

    图文|阿左 久居水泥“森林”,远离草木“气息”。每次回乡,望着葱茏的远山,绿意便在心海里泛起波澜。故乡的树,永远的...

  • 故乡的树

    此去故乡千里,淅淅沥沥的雨,妩媚的霓虹,东疆的浅夜,大概如游子绵雨行巷怠倦中停靠渡口的乌篷,匍匐前行的茶马驮铃停歇...

  • 故乡的树

    老家门前长着一棵两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大樟树,粗砺壮硕的树干,旁逸斜出的枝叶,遮天蔽日的树冠,无一不透出生命的苍劲顽强...

  • 故乡的树

    她站成一棵树 一棵在故乡村口守望的 老槐树 叶哨吹着单调淳朴的歌 洒落清香,一地阴凉 远古的传说,和 关于村庄与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的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ec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