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魏老师说,演讲就是分享一个观点或讲好一个故事。
如果是讲好一个故事,那黄金法则是展现,而不是讲述。展现的关键有三个:拥有决定性的时刻(面临选择);丰富感人的细节;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故事本身常常不是目的,最终,故事需要解释和命名,使听众理解其意义。
魏老师通过一个导图很清晰地展示了这几者间的关系。比如,展示这个故事时,记叙是线索,通过描写去展示,通过议论揭示,通过抒情强化。通过解释揭示意义,也就是说明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通过展示故事,就有了紧张感、真实感、代入感和意义感。听众就会喜欢这个故事。
魏老师通过朗读关于“我是美猴王”“我是丑小鸭”的故事演讲稿来说明如何来讲好一个故事。
接着魏老师又通过一个表格来说明演讲稿就是沟通,要注意的逻辑线。首先听众是谁,然后有三个步骤,步骤一是结果:谈话结束时,他们将决定或同意什么,为了取得这一结果,他们需要知道什么,感到什么;步骤二是关联性:为什么他们应当在乎;步骤三是要点,用一句话表达你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
如何分享一个观点?黄金法则是赋予观点以力量。赋能的关键有三个:观点必须是清晰和纯粹的;观点的论证、说明或展开,必须拥有清晰的因果链;将观点与听众的情感或需求联结起来。在分享观点的过程中,要牢记“事不过三”的原则,尽量运用金字塔结构。魏老师用三个版本的“父母是否有权知道我们的手机密码”的演讲稿来说明用不同的形式写的分享观点的演讲稿都是可以的,都遵循了金字塔的原理。
最后魏老师话锋一转,以上的部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真的拥用好的故事与思想。因此不要花太多的时间用于营销,而要花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生产,也就是要有高品质的生活与思考。
这就要我们辩证地看待,首先我们要有好的思想与故事,但是好的思想与故事也需要好的方法来展示,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听我们的演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