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说,不孤独的人不读书。
心里突然不乐意:爱读书,怎么竟成了孤独之人,如此一说,当是一棒打死了好多人吧?但是后来想想看,我读书最多的时候,也确实是人在感到较为孤独的时候。
曾想过人为什么而读书:有的人读书带有目的性,读书便成了方法论;有的人读书全为打发时间,读书便成了消遣之事;而有的人读书,起初也确实在行走间感到孤独,失于认同感,又盲于归属感,这时候读书似乎成了一条值得探索的出路。
我当是最最后者。如我这样的人,大可轻而易举地从我近日读的书里看透“我为何事烦闷”,就好像一个挂了号的病人,你看他走进哪个科室,大概也能把他的病猜得七七八八。所以读书于我:那些和文字电石火花的瞬间,不过是像我拿着挂号单,坐下来,吐吐舌头,瞪瞪眼,找这个作者看病来了。
有一天,朋友问,“你都看哪些书啦?”,而后我们开始谈论起读书来。
聊了些许时间,“怎么不看你输出啦?”她说。
我一下没反应过来,“什么输出?”
“最近没写文章咯!”她暗示。
我一下子脸红,自己虽然有一个小平台写写文章,可从来没想过自己是写文字之人。没这么想,自然也从不打“输出”的主意,不过是想来写点东西, 便写点东西罢了。现在朋友和我谈起输出,绝对是高看了自己,但心里仍是受宠若惊:我竟然也有少许个称得上是“读者”的朋友了。我为此暗暗自喜,之后好几天,也想起了“输出”的事儿。
像上面讲到的,我读书,很大程度上是选择了我认为“医术了得”的作家治疗去了,如此出发,读书算是一种“输入”。然而自打开始思考起了“输出”,我就在想,读书从哪个角度能带来输出?如果不下笔,不写字,读书就没法输出了?那但凡不是作家之人,读书不就成了无用论?
自然不该如此,写出的文章只是读过的书的一次映射,除了这次映射,生活里还存有千千万万次的其他映射,不过是“读书——写字”这种映射的关系:较为清晰明了,有迹可循罢了。
然而比起“读书——写字”,“读书——谈吐”似乎是更为实用的映射。只不过不读书的人常常意识不到这点,爱读书的人也往往不提,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不必说。
我们偏爱与博览群书的人谈吐,因为他们谦逊,他们有趣,他们温和。似乎这一类人的内心:更易接近一种平和的状态——如青松挺立于高岩之上,隐忍坚韧,静默大度。不可否认,谈吐是一门充满技巧的学问,以至于“教人说话”的讲课层出不穷。
掌握谈吐的技巧也许能助你事业腾达飞黄,可于生活,于人,只谈技巧是既不走心,也不受用的。像静脉注射的药物,它需要血液来吸收、来内化,若是口服,不达病灶,白忙一场。
那么和人谈吐的时候,我们究竟在吐些什么?
其实就是那些通过读书而内化的性格、气质。我认为这是读书最大的输出、最广泛的输出。有价值的谈吐,是基于相互觉得舒服的感受下,能够不断交换的过程。高中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想起他说过的一句话:“世上漂亮的皮囊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他和妻子李银河的爱情就是建立在无数封不断来往、不停交换的信件上,这种文字间的谈吐,吐得是一种爱情如蜜般的共鸣。他在信里对妻子写道:“我和你就好像两个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你干过偷果酱这样的事儿吗?我就干过,你猜你一定没干过,因为你乖。”
王小波生前并不声名远播,而死后却名声大噪,成了中国的“卡夫卡”——这与李银河不遗余力地整理遗稿和奋力宣传不无关系。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合不合适,舒不舒服,长不长久,很多时候取决于你和这个朋友、你和这个爱人的谈吐里,是不是永远存有有趣的东西可以分享,同时得以交换?毕竟有趣的灵魂真是太少,才让每次碰撞可以显得那么快乐、那么短暂。
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读书的量、读书的范围、该不该做读书笔记等等等,话题实在太多,我们日后可以一起摸索讨论,今天先就我自己怎么读书来结尾吧。
这是这个月读过的书,一般来说,读书前我会先列一个“书单”:
然后随着阅读的进度,书单里的书会被一本本读完,读过的书就从书单里移除,直至空单。一个月的阅读量有限,基本空单前不轻易往里添加新的书籍。目的是保有读书的仪式感,按有限的进度履行,同时也增加阅读的动力。
书籍的种类,尽可能多样化。最好能括有小说,传记,散文,外文原著等,多样化的书籍像种类丰富的早餐,以将资源最优化的科学组合,将吸收率最大极化。自己之前的感受是,单看小说看小说,看累了;单看散文看散文,看累了;单看传记看传记,最终也是疲得不行。后来将各式书籍轮换着翻看,像是吃杂粮似的,每天都很快乐,从来不会倦怠,满心欢喜地惦记着下一本。
对外文书的选择,起初源于某些出版社对翻译的拿捏实在让读者和作家间产生了“理解上的鸿沟”,遂自行慢慢嚼起外文书来。对初入外文书籍的朋友,推荐还是选择能有图文结合的作品来读,毕竟语言间的转换是枯燥且不适应的,视觉的刺激可以很好地帮你过渡:
至于读书该不该写阅读笔记,我是认为还是取决于人。自己比较懒,很少在这方面有细致的要求,但是读到心水十分的段落或是句子,一定是不能放过地要标记下来:
我这里读的是电子书,就直接拿软件,把喜欢的部分高亮了。另外,同一本书我是爱读多次的,但从第二次起,基本上会偏爱翻翻这些标记的段落和内容,不断品味。遇到实在直戳人心的句子,就复制粘贴到记事本里去,成为摘录:
有时候遇到一些只有PDF版的书籍,不能作高亮,或者复制摘下,确实也几分困扰。一般来说,我就直接上笔画了,潦草归潦草,再加个书签,下次打开书签也还是能到找喜爱的部分:
自然,一些能够成为“方法论”的句子也是不愿放过,毕竟摘到就是赚到,秉着这个原则来了:
摘录的时候,还可以注上理由,这个做法我常是用来告诉自己:下次要如何写出如他们般顺畅到位的文字,这样回温的时候才能有方向:
最后除了读书以外,日常里遇到很有用的信息,也能运用一样的方法做摘:
摘录确实是我阅读里最大的心得,我这个人记性不太好,常常是读过的书,不多翻几遍,便只记得个情节大概。具体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一般都忘得很干净了。所以摘录像是我的私人地窖,爱的酒都私藏于此,酒香浓烈,以往事、人情得以温存。
看过很多书,读过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不存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