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小记11/20|周公制周礼

作者: MTD小马儿 | 来源:发表于2022-09-22 14:30 被阅读0次

    原来周礼是这样制定的。

    武王临终时,儿子诵还小,他便将儿子和军国大事全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因此周公旦把诵扶为天子,即周成王。

    周公旦天资聪明,才华出众,从小受过先王的不少教海,所以治理起国家来,不仅得心应手还非常尽心尽责。为了防止过去的悲剧重演,确保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周公旦经过反复考虑以及和众大臣多次商议,决定改变商朝兄终弟及的惯例,制定出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

    按照周公制定的制度,天子正要所生的长子,称嫡长子,不论大小,也不管其聪明还是愚笨,是天子的正当继承人,其余所有孩子只能封为诸侯。在诸候国内,只有诸侯的长子有资格成为下一代的诸侯,其余诸子只能被封为卿大夫。依此类推,卿大夫的嫡长子仍为大夫,其余诸子为士; 士的嫡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就为庶人。

    各级嫡长子为本级的大宗,有资格祭祀宗庙;其余请子均为本级的小宗,不仅没有祭祀的资格,而且受大宗的支配和约束。周天子是最高一级的大宗,当然就是天下的共主,理应受到所有族人的尊崇。这样,奴隶主贵族内部就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种阶梯式的等级关系。

    为了让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统治秩序稳固下来,周公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终于确立了各等级的服饰以及祭祀、占ト、会盟、宴饮、朝贡、婚嫁、殡葬等制度,这便叫作周礼。

    有了周礼,奴隶主贵族有了遵循的法则,内部果然稳定了下来。但是,周礼只针对奴隶主贵族,而与一般的平民和广大奴隶无关,这又让周公烦恼。而且,周公尽心尽力地办事,反而引起了一些奴隶主贵族的猜忌。

    周公知道这事,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心想:“武王临终时将幼主和国事托付给了我,我为了周国的天下,呕心沥血,一刻都不懈怠,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召公和太公与我朝夕与共,情同手足,和我一同制定了嫡长子继承,为的是成王将来能稳稳地当天子,怎么现在他们也听信谣言,怀疑起我来了呢?他们二人在朝臣中德高望重,若是都离开了王都,朝延不就空虚了吗?周室不是就衰败了吗?先王的基业不是要付诸东流了?”

    召公和太公安慰他:“大家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我们当然不会相信外面的流言,只是成王年幼,对流言很敏感,因此会对你有所猜忌,你还是要多为自己考虑。”周公明白了召公和太公的意思,就告诉他们,自己现在心愿未了,礼法还未制定完备,一旦心愿完成,自己就会离开王都。

    后来周公不顾谣言中伤,专心地完善礼法。由于没有法律约束,平民和奴隶们经常会起哄闹事。周公根据这些问题,制定了很多条刑罚。这些刑法当然只是针对庶人的,就是所谓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周公还用所谓“义刑义杀”来对付那些被征服的殷商移民。他告诫殷商遗民应该老老实实地向周朝臣服,以求得上天的宽恕;如果他们不老实,他不仅要夺去他们的土地,还要执行上天的旨意,杀掉他们。就这样,周公对殷商遗民采取软硬兼施、分化利用的政策,逐渐降服了殷商遗民。周公的礼法制成了,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史书上将周公所制成的礼法称为“周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小记11/20|周公制周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jw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