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1 周二
作为晋南人,毫不夸张地说,我是吃着馒头长大的。
家乡把馒头叫“蒸馍”,是当之无愧的“蒸馍之乡”。馍馍是家乡最朴素、最简单、最健康的主食。吃着蒸馍长大的我,至今仍然吃不够,吃不烦,认为比外国的面包、蛋糕耐吃、好吃很多。二十多年前怀孕时,远在异乡的我,最想吃的就是家乡的馍馍。直到现在,探亲回来都要带一袋子蒸馍。
家乡的人特别是农人,一日三餐离不开馍馍。假如哪一顿饭没有吃到,就好像没有吃饱饭似的。
在家乡浓厚的蒸馍文化熏陶下,耳濡目染的我,会做馒头,是天经地义的事。
家乡蒸的最好吃的馍,口感或喧软或有嚼头。不管软硬,一律散发出清淡的麦香,馍馍的皮一概光滑有劲。我特别喜欢把那一层筋道的馍馍皮扒下来,放到嘴里,享受那种Q弹的感觉。但如果蒸馍时火候太大,馍馍往往会裂开,看上去不大美观,那就算没有蒸好。
前年清明节妯娌蒸的馒头。左面盘着两条蜥蜴的馒头里,有一颗鸡蛋 。第一次看到开花馒头,就只是馒头中心裂开一个小口。我以为是蒸馍人失误,火候没有掌握好造成的。就像冰裂纹瓷器、臭豆腐等等,失败成就别致的器具和美食。
今天晚上,从冰箱里拿出他前几天买的开花馒头,想到:馒头自然裂开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口子。百度后,才知道是人为的。
市场上买的开花馒头,没有美感可言。实际上,我曾做过紫薯开花馒头,是用刀在揉好的馒头上,划十字开花,不知道纯粹一色的白面馒头也是这样人为开花的。但我纳闷:这样的花,没有造型,缺乏美感,开花的目的是什么?
前年做的紫薯开花馒头,从微信里翻出来的。作为“馒头之乡”的我,自以为对馒头的了解够深、够多,对馒头够爱、够亲,其实不然,颇为惭愧。
井底之蛙,眼界就只有头上的那片天!学无止境,应该与时俱进,不以年龄渐大作为不求上进的借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