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生……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大课题,需要一辈子去学习,因此有个词:【学生】,教我们如何生的老师叫【先生】,看病的人叫【医生】,还有:生命、生活、生存、生产,我们一辈子都在跟生打交道,只有明白了生是什么,才能懂得怎么去养生,才有一点点机会变得生机勃勃,哪怕遇到艰难险阻也能【绝处逢生】。
中国文化讲道法自然,自然的规律就是生生不息,生生不息指一个事务向好的方向变化的状态,也可以是【进化】,我们从黄帝的一生中不难发现他从小到大每个阶段都在不停地在进步,不停地在优化,古人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那就是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国人强调光宗耀祖,后人超越前人,这也是生生不息,我们来反观自己的能力,我们的能力或者生活水平是一天天在变好还是一天天变坏,还是十年如一日,最怕一人十年如一日,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可能他自己觉得挺好,如果一个人几十年都没有变化,是生命停滞的状态,缺失了生命力,好的东西生不出来,甚至还生了病。
“生”还有一层含义,我们通常把不认识的字,说成“生字,生词”,不认识的人,说成“生人”,因为生人和生人之间产生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广义的养生,是要把我们的眼界打开,把生命延伸出去,去探索我们经验以外,认知以外的东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活得越来越局限,越来越狭隘,固执。
养生就是养出一个生生不息的状态,保持日新月异的势头,才会产生一个结果:“无量”,无可限量。
因此“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才是最好的生命状态。充满了张力和无限可能性的生命,才会不断突破和超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