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读书
牧童眼里《道德经》(33)

牧童眼里《道德经》(33)

作者: 西北晓峰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06:05 被阅读0次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牧童眼里《道德经》(33)

      《道德经》第七章赏析

                    ――牧童对第七章的感知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牧童认为第七章是老子以天地喻人,阐释无我可成就自我,无私可成就有私的思想。这其实阐释的是“不争而成其功”哲学思想。说直白一点就是以退为进,要想自已过的舒服先让相关人士先舒服。如一企业要盈利就首先得有对社会大众有利的产品。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了“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只有将天下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才会更有助于实现自身利益。这一点被儒家细化成儒家“修身养性齐家平天下”思想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修身养性之根本。如果一个人考虑事情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为别人着想,这样的做法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利益,却不能真正的拥有。人本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对待事物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切存在看作是合理的,但人们也正因为此陷入到局限于自我的狭隘之中,从而束缚了身心的自由。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在患得患失中苦苦的挣扎,这样的日子又有何幸福可言呢?

        本章中论述了“无为而为”的道理。如孔子穷游列国问礼与老子,之后开创儒学流派。世称孔圣人,其的修身养性齐家思想被称孔孟之道。但能想象若孔子锦衣玉食笙歌伴车行忙了眼前的虚名虚利还能有时间去思索?李耳若是苏秦张仪游走列国忙于纵横捭益能有《道德经》问世?是以才有千古诗词必由或伤情或忧愤之极之人而就,非常人所偶得。一则是动了真性真情二则是专注,若说有三就是弃了些不重要的坚守了自已的“初心”。

          想来所谓《糊涂学》《吃亏学》以及坊间“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一个篱笆三个桩”皆由《道德经》第七章的“不争”演变而来。是以才有了“不争而成其功”有了“无为而为”亦有了“以退为进”。

          本章中有一伏笔,即人性善恶论。老子并未明确说明人性善或性恶。之后孔孟荀争执不休的性善性恶是不能以本章做为依据的。“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而成其私”。抛开专注而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既无私又为何又成其私呢。这里有一个环境因素,为什么要外其身无其私呢?

          牧童认为《道德经》第七章有以下几方面所指:

    1、天地之“道”与人的生存依赖法则。

    2、人与人相处之道。

    3、个人修养之法。

    4、潜指人性本恶,须修性。

    5、似初步提出了内因外因的辩正法则。天长地久的原因是不自生,若自生(内乱)还有长久(外因表现出的状态)吗。

    6、对第六章理论的延伸。探索“道”不仅看表象还要看关联现象及本质。

        具体究应怎样理解第七章?牧童偏重于不争而成其功。

    注:1、“不争而成其功”中的“争”牧童认为也有内外区分。对外表现的形态是不争对内的要求则是争――尽力使自己做的更好。在老子这里是法则在孔孟那里则是谋略这是有本质区别的。法则可支配谋略,谋略却不能释通法则。

        2、“无为而为”之前对“无为”探讨过。这里欲说的是“无为而为”也有内(无为)外(为)的顺序。恰似“内因”决定“外因”。

        3、《道德经》中的道只有两种诠释。一是道(大道,大道自然),指代自然万象(一切物质存在的形态及潜在关联),是不可名状只能感悟的,是宽泛玄妙神秘的。一是道,是对大道某一现象认知探索致用的经验或结果,是有专指的,是可被描述的,似生存之道相处之道等等。两者有隶属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牧童眼里《道德经》(3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qt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