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猫小姐从事保险行业,微信上收到很多家人、同学、朋友的咨询,其中也不乏一些未见面的圈友,经常会被问到能不能在支付宝上买保险?
诚然,网上买保险很方便,保障高又便宜,而且不像传统的保险,谈好几次才确认,还要回执或回访,那猫小姐今天就跟大家谈一谈:应不应该去互联网平台买保险“尝鲜”?
— Part 01 —
前段时间,太原的一位赵先生因为在网上买了一份保险出了问题,还就此上了电视新闻。
赵先生先前在支付宝买保险,支付宝作为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是保险公司的产品“好医保”。
过了一段时间,赵先生发现自己不舒服,被诊断出了腰椎管狭窄,随后申请理赔,而保险公司以赵先生有既往病史为由,拒绝了赔付。
无奈之下,赵先生咨询了支付宝的客服人员,客服表示自己是第三方平台,只提供产品,不负责理赔,只能帮他跟保险公司进行交涉。
原来,由于网上投保程序简单,除了《健康告知书》,赵先生可以不需要进行了解产品条款等内容,就可以直接投保,如果自己不熟知保险相关的知识,当事人只能自己吃哑巴亏了。
而这样的亏,似乎在一开始我们购买保险的时候,就埋下了隐患,再回头看看支付宝里面的这些条款,我们买了保险就真的保险吗?
就像视频里说的,猫小姐之前也反复强调的:买保险,还是得找专业的保险经纪人,了解相关的条款再买,万一不幸出险还有人帮忙理赔!
“好医保”除了因既往病症拒赔,还因就诊医院不符合约定而拒赔过。
某用户买了好医保·长期医疗,因心律失常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住院治疗,并做了一次微创手术。
随后找好医保理赔,被拒绝。
因为,他就医的亚洲心脏病医院,是个私立医院。
而好医保的合同规定: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住院治疗,才能申请理赔。
所以无论好医保是因为既往病症拒赔,还是因为就医门诊不符合而拒赔,都不是保险的原罪;
在投保时就规定了被保险人一定要如实健康告知,并且到指定医院就医,规则一旦被破坏,就会有越来越多不符合健康告知的人加入,而身体健康的人会逐渐流失,最终势必是劣币驱逐良币。
说完“好医保”,咱们再来看看“互助宝”20多万人投票决定拒赔事件。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云南唐先生于2018年10月31日加入相互宝,12月28日晚,意外跌入3米深的洪涝沟中摔伤,造成双股骨折,之后陷入深度昏迷。
在医院被诊断为GCS评分(道格拉斯昏迷指数)5分,持续使用呼吸机超过了96个小时,这种情况达到了"深度昏迷"的理赔条件。
但是,相互宝的调查员发现,唐先生在加入相互宝前因皮肌炎需遵医嘱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醋酸泼尼松片”。
这不符合相互宝的健康告知——"近两年内不得连续服药超过30天"。
调查员初步审核意见为不予赔付10万元互助金。
唐先生的妻子冯女士认为:唐先生服药有间断,并不算不符合健康告知;而且皮肌炎并非导致意外骨折和昏迷的原因,因此发起赔审,由相互宝的会员们担任赔审员,进行投票。
这次案例争议极大,引起了数万人的大辩论。
为了便于赔审员们了解情况,相互宝公开了唐先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具体的家庭住址、详细的住院病史、所在医院及主治医师、家庭情况等等,
这些信息,可以被4000多万相互宝成员看到,再加上媒体的报道,给唐先生家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这些信息被公开,不只是网友会看到,身边的亲戚朋友,老家的父老乡亲也会看到。
试想不管是谁,把情况公开出来让大家在这评头论足指指点点,心理都会不好受。
最终,申请人主动放弃赔审。
在猫小姐作为保险业的从业人员来看,其实也是支持不赔付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相互宝并不是网络上常见的众筹互助平台,把支持赔付理解成“做慈善”更是差之千里。
本质上,相互宝用户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赔付机制是成员强制分摊。
对于不幸遇难的弱者需要去同情,困难需要去援助,但不应该以破坏规则为前提,这种情况通过水滴筹、轻松筹之类的渠道会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说:要享受保障,就得遵守契约精神,无论是商业保险,还是互助平台,都是如此。
在猫小姐看来,相互宝、好医保作为锦上添花的补充还挺好。
钱多加入相互宝了,没病没灾就当献爱心了,万一用上的话,也是一份保障;但是,相互宝不能替代保险,想要长期、稳定的大病保障还是得找专业人士买重疾险。
因为,相互宝保额低、保障范围窄,而且有随时终止的风险。
至于好医保,如果不怕出现纠纷无人协助理赔,也可以购买,但是也完全可以通过专业人士讲解后再购买,价格差不多并且有售后保障,为何不买?
之前还有人问猫小姐小公司理赔比较慢吧?
为此猫小姐特地去查了一下2018年保险公司理赔大数据,请看下图:
由此可见,就赔付速度而言:大公司未必快,小公司未必慢。
但是,找一个专业靠谱,能一直在线为你专项服务的经纪人绝对是正解。还有更多问题欢迎私信猫小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