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人喝白酒时间不长的人,喜欢用酒辣不辣,冲不冲来判断酒的好坏。还有的认为酒越黄越老,越老的酒越好喝。总结起来就是黄的,不辣的就是好酒。
我目前听到不少人说茅台难喝的了,不是假茅台,喝的是真茅台。他们给出茅台酒难喝的理由就是,很辣,很冲,没有想象中好喝。
当然不能因为个人喜好问题,评价一样东西的好坏。就像这世界上最贵的水果之一榴莲有很多人很喜欢吃,也有不少人是打死也不吃一口的。榴莲的特别香味被形容为臭,独特的口感被形容为恶心。如同茅台一样,独有的酱香冲击力,带来感官上的愉悦,被形容为冲,呛,辣一口也吞不下。
我所认识的一位酒友就是这样的,他说之前聚会吃饭的时候,就第一次喝了茅台,他觉得真特么难喝,还不如那种10几块的二锅头好喝,原因就是二锅头比茅台好入口。
大多数人都会以这个酒好不好入口作为好酒的标准,洋河就是一早就发现这个现象,创立了绵柔型的新流派白酒,洋河这个品牌的酒的特点就是好入口,不呛喉,相比起其他酒,洋河在年轻人群体里是更受欢迎的,主要适合刚接触白酒不久的人。
白酒香型除了人们熟知的酱香、浓香、清香、凤香四大香型外,还有其他地区性特产香型,豉香,米香,兼香,老白干香,特香,药香,馥郁香、芝麻香等香型,这12种香型就是比较主流的香型。
这12种香型还只是其中一部分,目前还不断地衍生更多的香型。很多新兴的品牌都迫不及待想研发属于自己的香型,随着香型的不断细化,越来越多消费者感到困惑,到底哪种香型的酒好喝?
其实很多年轻的消费群体,他们并不在乎,不同香型之间的风格区别。他们只在乎白酒是否和调制鸡尾酒,啤酒,葡萄酒那样好入口,好喝。
目前市面上轻口味,绵柔型的酒是越来越多了,洋河酒,茅台的51度汉酱酒,五粮液的绵柔尖庄等等。还有一个最近几年杀出来的黑马——江小白,他从来不说明他的酒是什么香型,就只说是高粱酒,这个价位的酒做不到绵柔,只能说是轻柔,口味特别淡,还带一点点甜味,懂酒的酒鬼喝不了这个酒,喝一口可能就不想喝了,一点劲都没。
但是小瓶装100ml的江小白在年轻的消费者群体特别受欢迎,第一是年轻人目前还没有什么财力能买得更贵的酒,十几块一瓶100ml毫升的酒刚好,而且喝白酒肯定不如喝啤酒多,这个容量的酒喝个一两瓶刚好。
我认为它的包装,酒质,营销策略上的定位是很成功的,就只紧紧抓准年轻人的市场。包装上设计年轻化,标上各种有关青春的语录,年轻人在上面找到共鸣,酒质选择的是年轻人更能接受的轻口味清香型白酒,营销上冠名目前年轻人追捧的热门综艺节目等等。
当然了,绵柔型或者轻口味型白酒在入口方面上做得很好,至少所有人都能喝,不至于让滴酒不沾的人难以下咽。这种注重入口口感的白酒还是有短板的,相比起传统工艺,不少环节都被弱化了,就是中后段回味,回香,口感层次感不足。
经常喝酱香酒的朋友都知道,这种酒包含了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冲击力强,而且辣味不小,与普通人觉得好喝的饮料大相径庭。这种酒为什么好喝,很难形容,第一次喝白酒会觉得难喝,慢慢地觉得这种辣劲也没有以前那么辣了。
入口虽辣,入口后各种焦香,酱香,陈香,花香,果密香就会在口腔里喷发出来,感受这个酒体醇厚或者单薄,一股暖流流过喉咙是十分过瘾的,后段回香,从鼻腔窜流而出,尾味甘醇或者苦涩。总之,酒的味道是分为前中后段的,具体感受还是要你去体会。
酒辣不辣喉不能作为评判酒好不好的标准,如果只是为了好喝,为什么不用食用酒精勾果汁饮料呢?这样喝了又能醉,又好喝。以茅台酒为好酒的标准来说,口感上面它能不能也能控制辣感少一半呢?
保留其他方面的口感,去除辣感,我认为这个技术层面做不到,减少辛辣味有个办法就是弱化工艺,但是辣感弱了,其他方面也会变得淡薄了。还有个办法就是这个酒放个十几年,辛辣味也会少不小,但是没有酒厂这样卖酒的。
今天就说这么多,还想了解更多酱香美酒的话,欢迎关注我并私信我。
本文由匠心酱香原创xiantanj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