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是我上大学时最爱的一本书,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一本书能带给我那种心灵的震撼。
有时候,喜欢一本书,是因为遇见了一段话。“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现在我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样做,但是我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原来我喜欢的,终究是因为夏洛蒂.布朗特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可以模仿的人物形象,告诉我们贫穷,矮小,相貌平平这些都不会成为阻碍人生发展的因素。在成全自己的道路上,人和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遇见只是灵魂和灵魂在交谈。
之所以喜欢这本书,还因为它的故事情节。简爱经历了地狱般的折磨,炼狱般的痛苦,最后进入快乐的天堂。因为文章的宗旨是鼓舞人心的,我甚至会忽略了有些地方逻辑思维不太合理,有些语句太啰嗦,会包容那个任性、倔强不完美的主人公。
故事是这样发展的:一个任性的小女孩,父母双亡,由死了丈夫的舅妈抚养。可是因为她长得不好看,不被家人善待,连仆人都可以骂她,还被自己的舅妈定位成一个爱撒谎的恶毒的小孩。因为犯错,被关进了阴森可怕有着死亡气息的小黑屋里。
后来,她在罗沃德学校接受教育,整整待了8年,有两年是作为老师的身份。
后来她登广告到了桑菲尔的庄园当家庭教师,园主罗切斯特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比简爱大将近20岁。看起来有些冷漠,有点儿顽固,喜怒无常,可是他心地善良,很有男子汉气概。他有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年轻时被父兄逼迫,娶了疯女人伯莎.梅森。那个女人整天吼叫,还经常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可是因为责任感,罗切斯特不忍心离开她。
简爱唤醒了罗切斯特那种属于青春的热情,他爱上了她。为了不让那种幸福的感觉消失的太快,假装对她很冷漠,还给她制造了一个假想敌,让简爱疯狂爱上她。那个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的简爱,向罗切斯特表白了自己的感情。就在他们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简爱得知原来他结过婚,有一个发疯的妻子,于是果断选择了离开。
离开桑菲尔庄园经历了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不堪的过去,又回了那段被嫌弃被抛弃的童年。曾经读过很多书,当了两年老师,还当过富人家的家庭教师这些经历不允许她向现实低头。可是一个女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在哪里可以谋到一份工作?晚上住在哪里?吃什么?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曾经体面的生活竟然不允许她轻易向别人开口,只为了讨一两片填饱肚子的面包。有时候即使开口了也遭到拒绝。
就在她连走路都没有力气的时候,圣约翰一家救了她,还给她找了一份乡村教师的工作。虽然不算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能养活简爱,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圣约翰爱上了简爱,不是男人对女人那种爱,而是以传教士的身份,简爱作为传教士的妻子。就在简爱答应成为圣约翰妻子的时候,她听到了另一个声音在呼唤,那是桑菲尔庄园传出的爱的声音。
这时候的罗切斯特,曾经遭遇了一场大火,为了抢救发疯的妻子,双目失明,身体严重残疾。这一次,简爱没有离开,她要做罗切斯特的眼睛,让他看到最美的风景,让他听到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再次阅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下面一些道理:
学会表达
在简爱被关进黑屋子的时候,被约翰伤害的时候,被她的舅妈说成是爱撒谎的恶毒小孩的时候,在她爱上罗切斯特的时候,在她连走路都没有力气的时候,如果她不敢表达出自己的声音,也许她就不能拯救自己,她的命运就不会出现转机。
学会感恩
简爱在意外得到2万英磅遗产的时候,原本她可以过上另一种富足的生活。可是她没有一个人独享,而是把它们给了圣约翰姊妹三个,曾经在最困难时帮助过她的恩人。得知罗切斯特残疾之后,她选择留了下来。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只讲奉献。
成为自己
简爱反抗着这个对她不公平的世界,蔑视权贵,反抗成为一个没有感情的传教士的妻子。她追求真知,不断学习,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别人认可的那个人。
阅读中的随笔:
我害怕的心理已经突破了它的极限,取而代之的是愤怒的心情。
“你这个凶残的坏家伙!”我说,“你简直和杀人犯一般无二……你真是个监工头……就像那些罗马暴君!”
每次看到这里都很解恨,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一味地忍让,只能纵容别人的凶残。当你拿起武器去反抗,你就赢了。
至于约翰呢,从来没人敢违背他,更别提责备他,尽管他扭断鸽子脖颈,弄死小孔雀,放狗去咬羊,掐掉温室葡萄的果子,掰下花房里珍贵花木的幼芽,并且还叫他母亲“老姑娘”,有时候还因为她和自己一模一样的黑皮肤而辱骂她,粗横地不听她的话,不止一次撕破、弄坏她的绸衣服,但他却还是她的“心肝宝贝”。可我,虽不敢犯一点儿错误,竭尽全力把每一件事做好,却依然被说成淘气、阴沉、讨厌、鬼头鬼脑,而且从早上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无时无刻不在这么说。
我一直主张,一定要多读名著呀,并且一定要反复阅读。尤其是那些我们年轻时候喜欢的作品,当年纪渐长,再一次阅读,又会有新的收获。记得我曾经一度把这本书当成最爱的书,觉得后来的作品无法超越。而我当时所吸收的,也只是简爱那份对生活的执着,尤其是她主张人人平等那一段。可是当我隔了多年之后再次阅读,我会关注那个欺负简爱的约翰,会可怜他的母亲,是她的溺爱纵容了约翰的凶残。
“不公平!———太不公平了!”理智告诉我说。它被痛苦刺激得一下变得像成人一样强壮有力,而同时被激起的决心也被怂恿采取某种非同寻常的办法来解脱难以忍受的迫害——打个比方,出走,或者不成的话,就从此不吃不喝,让自己饿死。
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曾想过悲观的极端的方式,但是逃避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迎难而上可以。
我明白,如果我是个聪明活泼,轻率任性,漂亮调皮的孩子,即使同样地寄人篱下,无依无靠,里德太太也会较心安理得地宽容我一些,她的孩子们会对我比较真挚友善一些,而佣人们就不会那么动辄在育儿室里把我当替罪羊了。
原来不友善的这一切,都是因为长相,原来我喜欢的,竟然是相貌平平的人该怎样得到自己的幸福。现在很流行一句话,人丑就要多读书,多读书不一定能保证你荣华富贵升官发财,但不读书一定会和社会脱轨。
我想了一会儿。在大人的头脑里,贫穷是很可怕的,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什么是勤奋、吃苦、值得尊敬的贫穷,他们一点儿也不知道。这个字眼,在他们脑海里,总是和衣服破烂,缺少食物,炉中无火,举止粗俗和卑劣无耻联系在一起。贫穷在我看来就是堕落的同义词。
我的回答是:“不,我不愿意做个穷人。”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倒是有点惊讶,这就是现实,简爱虽然渴望自由,但他却不渴望贫穷,粗俗,不体面,连饭都吃不吃不饱的自由。这就是现实,就像电影《半个喜剧》中演的那样,虽然每个人都渴望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想爱的人,可是有时也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牵绊。
原书精华:
“在自己能够付出的年龄里,在自己的青春里做了件真正有意义的事,一定快乐无比吧?”
“那自然。”“你还只这样做了几个月呢。倘若你一生都这样做,那你不是更觉得生命的价值吗?”“有些道理。”我说道,“但是我并不想也不能够把自己的一生都耗在这样的事上,我愿意培养别人,也不愿埋没自己。我现在可要大干一番了,不要指望我再去顾及学校了,我已把自己放假了,并且想长期这样。”
你不能够只把自己陷于你所沉迷的世俗的家庭之中。你不能恋恋不舍那些血缘联系,你得使你的刚毅和热情有所寄托,万万不能只在那琐碎小事上耗费掉。
我还活着,活着就有需求,活着的苦难和责任我仍得挑着。重担要挑,需求要满足,痛苦要战胜,责任应该去尽,于是我又开始向前走了。
虽说我是孩子,却不愿被当作空页随手翻过。
要自爱,不要把你全身心的爱,灵魂和力量,作为礼物慷慨给予,浪费在不需要和受轻视的地方。
文/何婉仪
2020.4.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