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小人物,夫人,但我并不低人一等。”
——《红与黑》
于连是木匠的儿子,出身卑贱,但他一开始就有坚定的信念——向上走,进入上流社会。我也曾对他的理想生出些许嘲讽,以为是痴心妄想,是人在没有认清自己位置的情况下盲目地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后来惊觉,我又是什么时候有的这种麻木的阶层固化的潜意识?
拿破仑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只给当时法国的年轻人留下灿烂的废墟。按照才华能力来分配社会地位、资源的图景只给他们昙花一现般展示了一下,又回到贵族世袭的现实。于连出身卑微但博学多识、记忆力强、办事缜密,他在为谋生兢兢业业时,巴黎的贵族青年在举办舞会、沙龙、混乱恋爱。于连渴望进入上流社会,但鄙夷那里的人。
“你要达到目的,就得不择手段。”与贵族结交、在贵族圈子站稳脚跟有门槛,于连的选择是引诱贵族夫人小姐。这当然有违道德,但也许是贫贱青年跻身贵族阶层的唯一途径。而且巴黎贵族之间的风流秘事本就混乱不堪,于连也不是圣人。文学的母题向来不是道德,我们也没必要评判人物的三观正确与否。
只有一点不可否认——于连也是英雄。“在这顿晚宴上,只有你和我是手上没有沾满鲜血的人,但人家却瞧不起我,甚至恨我,把我当作一个嗜血成性的雅各宾党人,也会瞧不起你,仅仅因为你是一个闯入上流社会的平民。”
于连有目标,并为这目标不顾一切地努力,他超强的行动力与野心正好相配。其他平民还在仰望贵族、对贵族与教会从生理到心理上卑躬屈膝,于连的野心与能力已经使他看透贵族的头脑空空、教会的庸碌腐败。
审判庭上,于连知道如果自己按照朋友们的安排去辩解,他当然可以从谋杀罪名中全身而退,退回到自己曾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中,坐拥美人和财富。但他没有,曾不顾一切追逐的荣誉终究还是露出糜烂腐朽的本色。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于连•索雷尔,乡下木匠的儿子,而不是德•拉韦内先生,公爵女儿的丈夫。
书中的爱情也同样扑朔。出于报复心理和征服欲,于连引诱了德•雷纳夫人,但在临刑前发觉自己只爱她;而因心动而追求的玛蒂德,于连心里只有厌烦。玛蒂德是公爵的女儿,一心沉迷于轰轰烈烈又浪漫刺激的感情,所以对巴黎空有其表实则懦弱无能的贵族青年不屑一顾,转而倾心于气质独特的平民于连。后来她为救被判死刑的于连四处奔走,那样激动的神情和心态却显示出她仿佛只是在表演,演绎自己幻想中的爱情,令人不解又可悲可叹。
固执又勇敢的于连啊,他只遵循自己的心。他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为了肯定自己的价值去恋爱,为抗议对自己的侮辱而杀人,最后为保持自己的尊严而拒绝乞求赦免……他义无反顾地踏上拿破仑的征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