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后的时差真是让人神魂颠倒。不是完全没倒过来,也不是完全倒过来,而是刚好一半一半。每天的上半夜,执行北京时间,而到了下半夜,波士顿的时钟开始起作用。所以,上半夜昏睡不醒,下半夜双目炯炯这样也有好处,就是在最安静的时刻,有最旺盛的精力,可以感受时光无限,岁月延绵,可以回溯和思考。
白天不懂夜的黑记得2014年的夏天,在波士顿和朋友参加过一次麻州房地产亚裔协会的活动,是乘船出海。那次见到一些毕业后留在波士顿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其中有一个女孩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在律所工作,父亲在国内做房地产,家境应该很不错。那时我对在国外生活的了解仅止于旅游的深度,所以问她是否不回国是因为在美国更舒服、没有羁绊些?她笑说,如果想舒服,就回国。在美国几乎事事要亲力亲为。回国后,一路被接来接去,一路被招呼着吃好吃的,种种杂事一路有人张罗着办好,对比在美国的生活,才恍然,国内和国外差了一个隐形的体系。这个隐形的体系很强大,我感受到的其实是最基本的层面。有朋友说起过这个问题,以前的下岗(其实就是失业),那么大的社会冲击力,而且那时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本不健全,可是中国还是平稳过渡了。那时我在做投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东北的一个小城市,去看一个濒临倒闭的药厂,可是下岗的工人并没有失业的惶然恐惧,很淡定,还有钱和闲情打麻将做消遣。那时颇去过一些这样的工厂,哪怕工资微薄,人们还是有淡定和平静。中国有一张隐形的网,是亲人、最亲近的朋友一起编起来的,即便没有社会的系统,依然可以让人有机会得到基本保障。医疗、教育、最基本的生存,这个互助体系的基础是亲情和感情,但真的超级强大。可能有人攻击这种体系,但是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人们的私密空间少,但是相互依存度高。需要独立自主时,这个体系让人特别受牵绊;可是真的在困境中,这个体系的支撑作用就体现出来。在美国,人们寻求的是制度、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在中国,这个体系的稳定性弥合了很多生活中的冲击。所以呢,出国不只是离开了一个地方和某些人,而是离开了一个软性的系统。
回来后见的最多的,就是家人和老师们。感谢老师们对女儿的关心和爱护,女儿不管走多远,和老师们的沟通都是零距离的。女儿有一点小事情都要和老师们微信里聊,取得成绩的小得意,受到的小打击,看到好玩的事,今天读了多少页书,全部都要告诉老师们所以回来后迫不及待地见了老师们。我也沾光和老师们有了深度沟通的机会。家人中做老师的也不少,大家都很关注,说你们去了这段时间,在小学六年级,和国内教育的主要差别是什么呢?
白天不懂夜的黑于是在时差的混沌中茫然地思考,最后还真给我想出来了,当然这答案也只是抛砖引玉,可能完全不对。只是从感受上说说。
我感受到最大的差别,就如同之前谈到的我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隐形的体系,这个隐形体系有着强大的推动力和支撑力,可能不是适合所有人的,但是在一个人遇到问题,处在down的状态中时,这个体系的力量其实是正向的。但是,一个人充满力量,想自由飞升的时候,这个体系可能是要让这个人down下来一些。这个体系支撑,也羁绊。教育上简单看到的差别也是如此。在国内如果一个小孩子学习不好,学校是不会放弃督促TA的,老师也会不断和家长谈话,直到这个压力可以传导到家庭为止。这个过程是学校和家长不断push的过程,所以,再不上进的小孩子,也有极大可能学得一些知识,通过一些考试,最后完成自己的教育。这个不断学习、不断考试的过程会损害一些孩子的学习热情和真正的curiosity,但是也使一些自主性不那么强的孩子尽可能不掉队。我们都了解,这个过程可能对家长和孩子都没那么愉快,我们希望有的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别的孩子做比较,在这个体系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翻过来看美国的教育,首先差异性较大,家长和孩子可以在有云泥之别的各种学校中选择,就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些问题。其次是孩子可能不会面临这么强大的push。老师肯定不会拿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做比较,孩子们中间也不讨论分数的问题。有一天女儿说她的好朋友ISEE没考好,在学校哭了。我随口问她的成绩怎样,女儿说我们都不问别人的成绩。女儿的成绩单是学校寄到家里的,这个过程很私密,只有家庭和学校知道孩子的成绩。即便有没考好的科目,也没见老师很忧心忡忡地跑来找我谈话。以前小外甥女读中学时,我颇被老师叫去学校几次,印象很深。情况大概就是这样。有朋友说,那美国岂不是很宽松?这个结论还真不能赞同。女儿学校是分层教学的,英语和数学都分快慢班。中学学校的分级更为明显,公立学校也如此。所以看似不push,但是一直给优异的孩子以上升的空间。基本上到了高中,已经开始分流。
这个问题到此阐述得并不十分明确,但是相信聪明的你,已经大概知道端倪。大家经常讨论的是显性的问题:要不要出去留学?什么年龄出去留学?其实,留学不留学不重要,就如同生活在中国还是美国也不重要。环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也要看是置于什么样的内心。哪里都有教育的成功案例,哪里也都有失败的。这真的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但是事情放在低龄留学,放在刚刚步入青春期和逆反期的孩子身上,这个问题会变得复杂很多。这才真的是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说了好多年“教育以人为本”,这个“本”就是孩子,是不断成长变化的孩子。可能一个环境对20岁的人来说是适合的,对12岁来说,却是极度恶劣。这里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低龄留学市场的风险,可能要到几年甚至十几、二十年后才能看得更清楚。孩子在十几岁缺失的东西,可能一生也不能回补。
白天不懂夜的黑写了这么久,其实一直试图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大家的观点差异很大,从每个人的处境来说,都有合理的部分。但是,随着交流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们的这场教育,看似轰轰烈烈,看似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其实背后的动力很奇怪,竟好似缘于恐惧和焦虑。似乎孩子不留学,或者孩子学习不好,就会如何如何。其实怎样也不能如何。孩子要过的只是人生,孩子最基本的教育也就是来源于家庭。孩子成长的环境其实也都类同,有支持和鼓励,也必然有风雨。哪里都一样。可能表现形式不同,但是不存在绝然的好和不好。所以,在哪里都有挑战,在哪里都有安然。
最近在看一本Nobles的必读书目——The Wright Brothers. 比之前看过的书难度上了不只一点,所以龟速前进。从哪儿开始讲述这两位伟人呢?从他们的家庭、父母和姐妹开始。窃以为这是最正常的讲述方式,而不是从他们读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讲起。这本书的作者很著名,“The United States honors David McCullough for his lifelong efforts to document the people, places, and events that have shaped America.” 这样伟大的可以“shape America”的成就,不是需要什么样的名校和学历,最基点的不过在于家庭。到此,可是已经安然?
白天不懂夜的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