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东坡游赤壁(9)

作者: 紫湘Via | 来源:发表于2024-05-08 15:05 被阅读0次
    北宋杨士贤《赤壁图》局部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是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里的前四句。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渑池与这兄弟俩有莫大的缘分。

    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

    公元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后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此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和所经历过的事情,应该像什么样子呢?应该像天上飞翔的鸿雁踩在积雪的地上,偶然间留下指爪,当飞鸿远去、雪融之后,哪还管它是要往东还是往西呢?一切都不复存在。

    根据清人查慎行《苏诗补注》记载,这个比喻是化用《景德传灯录》中天衣义怀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句话。

    “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他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诸如曾在渑池住宿、题壁之类,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

    “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感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苏轼的人生观如此,其劝勉爱弟的深意亦如此。”

    话说我也曾看着雪地里飞禽留下的指爪发呆,觉得甚是有趣,却没有上升到生命无常的高度。所以在偶然听到这四句时,就很容易地记住了,那一幅画面也在我的脑中渐渐清晰。

    写《和子由渑池怀旧》时,苏轼也不过才24岁,而这时他内心强大、达观的人生底蕴就已经得到了展示。他这种亦庄亦禅的人生哲学,也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人。

    所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中秋和子由》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

    “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

    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了不起!)

    公元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路过南京时,拜见了已经罢相、隐居于钟山的王安石。两人在钟山某寺院对谈,王安石说苏轼犹抱伟业之念,苏轼问王荆公怎么看出来的?

    王安石答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哀叹多了一分……”

    王安石提议苏轼不如就在钟山买个三亩地,与他比邻而居,天天谈诗、说佛,岂不乐哉?而当时的苏轼不置可否,也证明了这一点。

    反之,苏轼提议王荆公再出山时,王安石却是明确拒绝的,这说明此时的王安石已经完全看透了……

    我想彼时的苏轼之所以没看透,有可能是父亲苏洵对他和弟弟苏辙幼时的教导——“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苏洵《审敌》)

    如果只为自己考虑,则可以“一蓑烟雨任平生”,而要为天下人考虑,以整体利益、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则还是需要骑马,而不是“竹杖芒鞋”了。这个时候的苏轼不甘心放弃,是因为志得未满。

    然此后,他虽然复得朝廷重用,最大官做到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相当于进了宰相的预备役。后由于朝廷皇帝与官宦结构变化(新旧党争)等原因,他自求外放,后又被贬到广东惠州、海南儋州。

    但到末年的苏轼,却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要说建立功业,不应该是他名动京师和后来连日升官的时候吗?而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他的贬谪之地,才华无处施展,哪有什么功业呢?

    苏轼能这么说是自嘲也恰恰是因为他真的悟透了,他到这时才完全明白了王安石劝其归隐的真正意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所以他从儋州获赦后,并没有急着赶回朝廷复任,而是选择在常州终老。

    所以,苏轼对自己的认知是清晰的。从他的一生来看,黄州数年确实“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

    再说回《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气象高远、视野开阔,通过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及怀念,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心情。

    虽然结尾“多情”几句流露了消极情绪,但这种感情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词整体仍是豪放的基调,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如此旷达的风格,此前罕见,开宋词之先河。虽然这种风格在当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褒贬不一,但是我倒想真的去听一听需要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呢!


    备注:

    在学文言文漫谈系列。

    从“公元1084年”到“苏轼对自己的认知是清晰的”是紫湘根据所看的节目自己瞎分析的,大家不用在意。

    引用诗词: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东坡游赤壁(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xj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