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直以来我们可能误解了创业这件事,认为高风险才有高收益,但事实上,成功的企业家不是善于冒风险,而是善于控制风险。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7个可复制的能显著降低创业风险的逻辑:寻找社会问题、用秘密筑造护城河、建立反脆弱的商业结构、组建生物态团队、有效沟通凝聚团队、让客户带来客户、构造指数型增长。 创业不是一胜九败,也不是长期在焦虑中度过,只要能掌握相关技术、原则和方法,通过刻意练习,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就能大大降低创业风险。
事实证明,打工的风险大比创业的风险大。创业是一件值得一试,且回报巨大的事。虽然每一个创业都没有模板可以借鉴,但只要控制好风险,就有不断试错的机会,生活也会过得有趣。
一、低风险创业的基本逻辑
1.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就低风险创业
2.创业成功可以学习复制(文盲、保安、残疾人创业)
3.创业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释放,探索自己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4.低风险创业的第一个准备:重新认识和父母的关系,跟整个世界和解,淡定地走上创业的道路
5.性格决定创业的风险:催产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
6.发现值得解决的问题,从而解决它
7.创业的本质是自主地工作
8.发明人创业十分危险(要有用户思维)
9.将创业视为人生修炼的过程,保持愉悦
二、创业从找到好问题开始(找到自己的创业方向)
(一)方向从哪里来
1.从抱怨中发现低风险创业的机会(从社会的急需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入手发现创业点)
2.深入洞察客户的生活和灵魂,通过洞察来设计产品
3.忘掉你的创始人身份,把自己当成普通的用户,亲自试用自己的产品
(二)判断方向的标准
4.找到的问题要足够大,即MTP宏大的变革目标
5.在客户最痛的点上突破
三、秘密是最好的抗风险武器
1.没有秘密,是创业者最大的风险,构筑护城河(产品是否能够被轻易复制)
2.好秘密的评判标准:告诉你,你也学不会的好秘密
·资源
·科技(华为)
·运营能力(海底捞)
·品牌口碑(摩托罗拉复活)
·价格(优衣库、格兰仕)
·用户(粉丝经济)
3.超越竞争的“十倍好”原则,打败惯性
4.秘密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黄记煌);如果没有秘密,不妨假装自己有秘密
5.验证秘密的价值:价值假设(是否有人愿意付费),增长假设(是否愿意推荐给朋友)
6.打造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关键在于“平衡”,把成本的“最小化”和产品的“可行性”结合起来
7.融资需有度,钱不是越多越好(控制现金流)
四、反脆弱的结构设计:成本有底线,收益无上限
1.从不确定中找到生存点和发展点,学会应对黑天鹅事件(3q大战),
2.设计反脆弱的商业结构,将失败的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不断放大收益的上限
3.找到“非对称交易”的机会,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4.固定资产不产出任何收益,对企业可能造成负担
5.创业需要有情怀的追求才能享受其中,而不是仅仅为了谋生
6.配置你的“创业杠铃”,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让失败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7.确保公司拥有选择权,创业不能反人性、设置底线
8.避免能力陷阱和资源陷阱:创业在于你想为这个社会解决什么问题,而不在于你会什么,有哪方面的能力;不要过于看重资源的作用,创业不一定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人力、空间和资金等资源
五、机械态管理和生物态管理(制度设计)
机械态管理的思维方式往往导致盲目的模块化
1.为人才提供成长所需的“丰富土壤”
2.成长比聪明重要
3.激发员工的善意
4.学会为团队的状态赋能
六、高效团队的关键要素是安全感(团队管理)
1.生物态团队的四种管理形式:指令型、教练型、支持型、授权型
2.有效沟通工具让管理落地:TDAO
·T:指令型沟通工具——告知,思路清晰,学习效率较高,有明确的责任人容易懈怠,产生高度依赖
·D:教练型沟通工具——讨论,让员工充分理解你处理某件事情时的具体用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
·A:支持型沟通工具——提问,有效地激发潜能,节省管理成本,让对方去寻找答案。提问技巧:全部针对目标(Goal)、提问是现状(Reality)、和选择(Option)有关、提问意愿(Will)
·O:授权型沟通工具——观察
3.利用二级反馈建立团队成员的自我责任,是指领导表扬做对了事的员工,并且说明了表扬的理由
4.打造团队的支柱
七、十万人说不错,不如一百人尖叫(营销策略)
1.客户只会给你一次机会
2.创业者没必要买流量
3.让客户为你带来新的客户:一个是让客户参与销售,另一个是让客户提供口碑
4.不同的产品,对应着不同的广告策略
5.创业者讲故事,容易引发大量的话题传播(好故事是设计出来的)
八、打造指数级增长的引擎
1.学会用幂次法则思考
2.让边际成本为零的运营方法
3.指数型增长组织的共同特征:只运营信息
4.学会撬动“杠杆资源”
5.针对具体指标进行增长实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