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足以改变命运的高考之前,我必须经历另一场能够改变命运的考试—中考。闯过了中考,才有资格高考。现在人们常说,不要把考试看得那么重,这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对于我和我那些乡下同学,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能到城市生活,考不上就只能继续像父辈一样伺候土地。
老家在鲁西南的一个乡村,全县只有一所还说得过去的高中。老家人说,上了那所高中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大学。上了之后才发现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话,它已经很多年没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考上一本的也只是凤毛麟角,大多去了不入流的高校,更多数选择了复读。
所以,刚上高一,我就明白我一定会读上四年高中。后来也果然如此。
不过在初中时,我的当务之急是要考上这所高中。考不上,那我的初中也会有四年。我们那里的中考有正榜副榜之分,成绩好上了正榜,分到好班级,学费也能少交,成绩差上了副榜,分到差班级,学费也要多交,而且分数越低学费越高。我走了狗屎运,成了初中全校唯一的正榜生。
真的是走了狗屎运。在那所乡下初中里,我常年排在全年级第二,只有一次是第一,即中考。我确定自己没有紧张,超常发挥,考试那几天,吃得好睡得好。可能是那位常年考全年级第一的同学紧张了吧。
中考完,过完痛快的暑假后,我带着全校唯一正榜的骄傲踏进了高中校园。骄傲很快消失,我发现自己在高中班级里排在了第五十多名,全部一百多名学生,我在中间。这是我自上学以来最差排名,我更是一直以为排在这个名次的肯定是差学生。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多少也受了些打击。初中时,我可在全校都算是数得着的人物。
没办法,初中的学校实在太差,体育老师都能教物理,到了初三更有老师懒得教了,使劲劝我们转学。还有些同学当面挖苦我们,说别看我们在这里学习好、跟那些在城里上学的学生比,就什么也不是。起初不服气,后来发现他们说得确实对。
那时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呢?死记硬背,拼命做题。我甚至觉得连午休都是一种罪过,就是要挤出一切时间学习,蹲茅厕要捧着一本书,做操前要捧着一本书……那位常考全年级第一中考却上了副榜的同学就常幻想,如果有一天脑袋炸了该怎么办?
也有不学习的,谈恋爱、打架斗殴……青春期里该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了,后来他们辍学,再后来,他们外出打工,早早娶个老婆,生儿育女,养家糊口。
我早早就暗暗发誓绝不过这样的生活,于是,我只剩下了考上大学这条路。
上了高中才发现,它只是初中的加强版。初中是一周回家一次,高中则要一月回家一次,假期也少得可怜,要早早地以自习的名义回到学校。
学习和初中一样,死记硬背,拼命做题,只不过要背得更多,做得更多。后来,我发现不如在城里上学那些人的原因,是他们比我们更拼命做题。死记硬背的起跑线是一样的,但拼命做题就要求有足够的题,也就相应要有足够的钱。在这方面,农村初中怎么能比得过城里。
高一那年,我完全跟不上班,还没文理分科,数学、物理、化学全听不懂。那时给我的印象除了昏昏欲睡,就是那个潮湿的宿舍床铺。
我依旧也像初中那般拼命。有个同学对我说,你学习也挺努力,怎么考不好呢?他在班级能排到十几名,虽也是农村的,初中却是在县城。听了他这番话,我苦笑。
也是在那年,我第一次见到了自小生活在城里的同学,也是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何为城乡差距。初中时,那位本是教体育的老师在给我们上物理课时,问我们知道什么是MP3吗,我们皆摇头不知。上了高中,城里同学大多口袋里揣着MP3,耳朵里塞着白色耳机。这种造型在我整个高中时代都是我一直渴望的,但到了高四复读才有了第一只MP3,我用它在午休期间练习听力。
所幸文理分科了,我也只用学习文科,成绩好了许多。每天早起跑操,跑操前捧着英语卡片,上课努力听讲,下课努力做题。唯一的集体活动是校领导在操场上开的各种会,领导在台上唾沫星子满天飞地讲,我们在台下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在我的认知里,不学就是犯罪,挤出一切时间学习就是艰苦奋斗。整个高中,18岁之前,不恋爱,没爱好,学习是唯一的正义。不要提什么素质教育,学习差是真的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什么资格也没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们面临的残酷现实。

生在农村,没有别的路可走,要么考上大学,要么回家种地。初中是辍学的高峰期,初一教室还满满当当,到了初三教室后排空荡荡。如今,我已经跨过了中考,来到了高中,眼前也就只有一条路,把高考跨过去。
转眼到了第一次高考,因为知道肯定还会有第二次高考,所以格外放松。超常发挥了,多考了20多分,排在了班级十几名,能上二本。
我的目标是一本,顺理成章地复读。后来上了大学,发现周围的山东校友也都复读了。难道复读是我们的宿命?
复读的日子实在是苦,我简直是每天都在扳着手指头数日子。唯一的享受是课间十分钟,我们走到室外晒太阳,就像放风。
其他的记忆则几乎没了。只记得教室很挤,课桌上的书本堆成了山,认识的几个同学,毕业后各奔东西,也没了联系。
我顺利考上了一本,在北京工作。毫无买房希望,但知足了。没有什么会比伺候土地更苦的。
如果问青春期里只有学习二字,后悔吗?
肯定后悔。因为我的青春身不由己,只有学习这条路。但凡多条路,谁不想好好玩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