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 太平洋玫瑰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0:06 被阅读40次

    死亡是禁忌的话题

    中国人向来是避讳谈论死亡的。所有关于死亡的话题及场所,都是能避则避。殡仪馆、火葬场、墓地,只是短暂停留的凭吊地,而非久留之所。

    在鲁迅先生的杂文集《野草》中,有一篇名为《立论》的文章,记述了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生了男孩,合家高兴。满月之时,抱来给众人看。有人说,孩子将来会发财,这人得到了一番感谢。有人说,孩子将来是会死的,这人得到了众人合力的痛打。

    先生本意是想讨论说真话或何时说真话的问题,但却从另一面反映了常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在名人读信的节目《见字如面》中,被读的信件有14%是遗书。节目组想通过这些信件,向观众展现中国人的生死观。

    节目的总编剧张子选,生长于西北农村,少年时,便见多了乡野民间对待死亡的仪式感。当地的老太太会把棺材放在房间里,天气晴好时,也会把寿衣拿出来晒。所以,死亡之于乡野,是人生,是日常。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对死亡的态度是不同的。--摘自网络

    和中国人相比,西方人似乎把死亡看得淡一些。记得多年前,还在从事旅游工作时,有一个欧洲旅游团的游客投诉,因为在某城,团友深夜入住酒店后,早上推开窗户,居然看到对面是一片墓地。墓地建在闹市中,在中国是完全不可能的。

    在我居住的新西兰基督城,一条很繁华的街道上,一座小教堂旁,也有一个墓碑林立的墓地,面积还真不小,墓地两边和对面都是普通民居。

    洋人悠闲的生活在那里,没觉得有任何不妥。我想,中国人肯定不会居住于此,这与我们长久以来对待死亡的忌讳态度不无关系。

    其实,好生恶死,是一种本能。我们逐渐认识到死亡如影随形,我们想逃避死亡,有时我们还想预知死亡。

    “生不知其死”是动物的专属,无论是千年龟鹤,还是一日蜉蝣,对它们而言,生死的变化,并不存在。所以,有时我们真想活得像它们一样,只知生之乐,不知死之痛。

    死亡无法避免

    泰戈尔说,死亡隶属与生命,正如生一样,举足是走路,落足也是走路。

    虽然每个人都明白,人终有一死,但对死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尤其是人到暮年,或是被绝症缠身时,常有恐惧、遗憾、愤怒、无奈种种复杂的情绪喷涌而来。

    前几日重读复旦大学女老师于娟的博客,看到她被查出乳腺癌晚期,癌细胞全身扩散后,写下泪中带笑的文字,感触颇多。

    在查出患病后,她回顾自己不长的人生,对为什么是我得癌症,频频发问。她检讨了自己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争抢好胜的性格后,奉劝大家要引以为戒。

    在她的内心中,是真的认为得癌症与那些问题有关,还是认为这只是命运的安排,已不得而知。但当死神来临时,我们都逃不掉,也只有用命运来解释这一切,不然又能怎么样。对于命运,我们始终无能为力,它可曾饶过谁呢。

    她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在生死的边缘,写下了人生感悟。虽然已放下了生死,但那只是无奈的,不得不放下,因为已经没有了生的希望。

    在直面死亡时,无尽的恐惧和求生的欲望,使她轻信“神医”。在去世前的40天里,停止化疗,跑到深山里,采用神医的饥饿疗法,试图饿死癌细胞,结果反而使病情加重,最终不治而亡。所以,不管内心如何强大,当死神来敲门时,没有人能真的笑对。

    对她的经历,观者吹嘘,只因她尚年轻。所有人都知道,我们也会有那一天,只是早晚而已,但大家都不愿这样想,总认为自己离死神很远很远。这份自信,不知从何而来,但好多人都是这样。其实,认为死亡与已无关,只是一种逃避。

    记得在美剧《权利的游戏》中,有一句台词,现在想来,那句话虽简短却掷地有声:凡人终有一死。

    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孔子的弟子季路(即为子路)先问鬼神之事,后问生死之事。子路的两问,孔子的两答,都是前后相关的。当问到生死时,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东汉马融在为《论语》作注时,注释为: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

    关于这句话,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生”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著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生活。”“孔子只管当下生活的事情,死后之事他不管的。”

    知生,是指知道生命的由来和意义,知道该如何活。如果搞明白生的问题,也就知道该如何面对死了,反之亦然。逃避对死的思考,其实也是逃避对生的思考,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

    做为入世哲学的儒家,对死亡的态度并不明朗,那么做为出世哲学的道家,又怎么看呢?

    庄子妻死,惠子前去吊丧,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坐着敲击瓦盆唱歌,感到非常奇怪,就责备庄子做得不近人情。

    庄子说:“人死是复归,人的生死变化如同四季运行一样。人家已静静安息于大自然中,而我还在啼哭,这岂不是不通情达理吗?所以才停止哭泣。”--《庄子·至乐》

    当庄子与弟子谈论自己的死亡时,弟子们表示要厚葬他。他却说,要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星辰为伴,不畏苍鹰与蝼蚁以他的身体为食。他不畏死亡,看淡了死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参加葬礼的次数只会越来越多。除了送别长辈外,有些同龄人也过早的踏上了这条不归路。每次葬礼后,心灵都像是受了一次洗礼,但很短暂。

    大概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身处壮年的亲友突然离世,没有征兆,没有思想准备,完全不知道死神如何降临。

    大家在惊愕之余,都在感叹人生无常,并纷纷发表应该如何活着的见解和感慨。但当这件事过去后,生活又恢复了常态,似乎没人从他人的死亡中真正得到启示。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会再见,却不知道是永别。

    无论是得了绝症,还是天降横祸,死亡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它不问长幼,不分性别,不管你有什么心愿未了,也不论亲人如何悲痛欲绝。

    虽然很难把每一天都当成世界末日那样过,但能不能尽量让人生少些遗憾,少些悔恨呢?

    在美剧《实习医生格雷》中,有一个病人被误诊为绝症,当医生如实相告后,病人决定放弃治疗,用最后的时光享受生活,她卖了房子,准备拿着钱去环球旅行。

    我已不记得,她被告知为误诊后是如何反应的。我只是想说,我们总是等到将要不久于人世时,才想起珍惜,才想起享受,才想起要让自己开心每一天,是不是太晚了?

    向死而生,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这本书也是存在论的名著。他对人最终应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

    这是关于死亡哲学理性的思考,与“置之死地而后生”异曲同工。虽然由生到死的顺序不可颠倒,但提前思考死亡,面对死亡,却不失为一种选择。

    他说,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走在了死亡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一个向死的过程。所以,活着,就是一次走向死亡的征途。而死亡,是一切存在的终结。

    很多古代帝王,都曾寻觅过不死仙丹,但死亡却具有真实性、强制性、平等性。无论是谁,都逃不过人生的倒计时。

    我们不喜欢讨论死亡,经常会忽略这个现实,除了生活琐事太多,没时间悲春伤秋外,不想面对死亡是最重要的原因。好像我们不面对,死亡就不存在一样。

    向死而生告诉我们,对死亡的思考并非全无意义,而相对于死亡,我们所要担心的应该是,我们有没有认真的活过。

    苹果教父乔布斯对死亡有着超然独特的理解,他说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17岁时,他看到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是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正确的。

    “记得你终将死去”是伴随他一生的醒世箴言,这句话帮他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那些荣誉、骄傲、难堪和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有些担心失去的东西,在死亡面前变得苍白,失去了份量。

    “很多时候,尽管生命依然在进行新陈代谢,但我们并没有活着,或者说并没有真正活着。只是在死亡刹那,或经过死亡体验后,我们才开始有了真正的生命。死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会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乔布斯

    对乔布斯而言,正是“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使他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使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摘自网络

    如果没有对生的执着,就没有对死的恐惧,提前为自己上一堂死亡教育课,很有必要,这不是无病呻吟。向死而生吧,让这一生不枉活。

    最后,把Alfred D"Souza神父的一首诗《去爱吧》送给大家: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

    Dance like no-one's watching. 

    唱歌吧,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

    Sing like no-one's listening. 

    工作吧,像是不需要金钱一样

    Work like you don't need the money. 

    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Live like there's no tomorrow.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es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