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水浒传》大家谈水浒
一片丹心尽付予-----晁盖

一片丹心尽付予-----晁盖

作者: 月流瓦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18:56 被阅读44次

人物轩昂,力能托塔,坚守正义,梁山泊里本为首。轻信冒进,一枝毒箭枉结豪杰命。赤心赤胆一生,终换得假哭声声。晁盖的一生,英雄肝胆令人荡气回肠,悲剧结局令人浩然长叹。他是最好的伙伴,但不是最好的领导。勇武豪迈足称英雄,少谋轻信被人算计。对晁盖,我既神往又惋惜。这样的正直义士,我喜欢。

我喜欢晁盖洋溢洒落的英雄气。他力气大,正义感强。尽忠于职而非愚忠于君。身为相当于乡长职务的保正,他精心、尽职,为本村驱逃来之鬼,他怒扛宝塔镇众妖,连外村来的鬼都能镇住,能保一方平安。当捕头侵晓搅扰晨梦,他毫无怨言,盛情招待,还感谢都头相告,细心察看所捕者谁,尽责尽职。同时,不是傻乎乎唯官命是听,曾帮私商,又帮“疑犯”刘唐,后来还主谋劫取了当朝太师的生辰纲。从朝廷权势、法度的角度来看,这是胆大妄为,目无国法。但作为保正助义士,作为英雄为义举,晁盖遵奉的是他内心的准则,这是“我有我自己的准则并奉行不悖”。在朝纲昏乱世道恶浊的外界环境中,守心中之正,自身之正,这是明智、清洁之举。也正因为仗义疏财,行所当行,晁盖没有成为朝廷底层的小爪牙,而是结交众多豪杰士,有机会做大事业。

即使被逼上梁山为草寇,聚义厅中,他仍重义以义为号令。听得来投奔的汉子与偷鸡之徒为伴,他怒发冲冠,要一斩无行止之徒,厌其借梁山好汉名目为偷窃恶行。“新旧上山的弟兄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行侠仗义,这才是他心目中梁山应行之事。可他的义为号令还是败在利为实绩面前,借机打祝家庄,谋梁山粮;收投奔者,壮梁山势:宋江为首的更多的人,看重的不是义的空名头,而是利的实际效验。无行者未斩,晁盖的义的原则被众人推倒。

执守正义,一生有方向。待人义气,可倚付,赤胆忠肠。晁盖待友开诚布公,正直忠义,令人感动。刘唐前来投奔,虽是初相见,晁盖不顾他是“贼”,寥寥数语后便可冒险相保;宋江自称“舍着性命,担着血海般关系”来告知,朱仝私放,晁盖都念念于心,知恩必报。尤其是对宋江,劫法场、押解路、到宋家村,几番相救,没有晁盖保护,凭宋江的微弱武功,他早死于非命。宋江已当众宣扬“京师童谣”夸耀自己是天命所指,宋江结友多、人心向,对晁盖形成了极大危胁。宋江返家遇险,晁盖还是焦急真切地关心宋江安危,赶快下山,亲自救出。而宋江却为谋主位,置晁盖感受、忧烦、性命于不顾,明知危险,已派人去探听,却不伸授手。为义而忘利,见利而忘义,这就是晁盖宋江最大的不同。

但是梁山最终还是选择了宋江。

晁盖的弱点是轻信少谋。轻信,信刘唐投奔送富贵是好心非歹人,于是将他从捕头手中救出。他仗义疏财,不论好歹都留庄上款待。他信宋江既来报信定会忠诚、合伙人尽数叫出拜见。不怕万一宋江想巴结权贵,尽将他们一伙出卖。他信宋江已担血海关系救过己命,就是心腹弟兄,从此敬之让之,结果位被谋,身枉死。他信王伦是梁山好汉,一见面将心事尽付,却不知王伦忌贤妒能。他信二僧指引,既与梁山无仇不会加以陷害,误中埋伏,大败而归,身中毒箭,一命呜呼。晁盖对别人,总会信赖倚重,对人不疑。一个人自身总有局限性,重贤倚能是对的,但不可以丧失自己的判断力。因为倚重智多星吴用,而不是冒险蛮干,晁盖智取生辰纲,得为梁山主。最后旗被风折、僧人有疑,晁盖未听谏言,才枉失性命。作为普通人,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为领导更应察纳雅言,使行为更明智思想更正确。既要听取别人意见,又要运用自己智慧,找到最切合实际的方法,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兄弟,莫怪我说”临死,他立下遗嘱,报得他仇的才是梁山主。可是就连他最后这最起码的意愿,都没能实现。“兄弟”,即使他看透宋江心事,仍以兄弟相待,不怪宋江谋己位,不怪危难之中未来救。“莫怪我说”,知道宋江一心想坐主位,并未拱手送之,而以报仇为前题。若想得主位,先报毒箭仇。可是宋江明提晁盖遗愿暗中置之不理。直到卢俊义报晁盖仇,他又生别计,并未尊奉晁盖遗誓。

晁盖是个英雄。但他只是自身强大,不懂得笼络他人,以为己用;不能谋划长远,指引大局。英雄要担负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就不能仅仅强大自己。

吴用与晁盖自幼相交,可他最终选择与宋江为伍。官府抓捕,逃向石碣村,吴用叹晁盖“好不精细!”投向梁山,他看不出王伦心事,尽被吴用冷笑。官府来攻,又是吴用出计,晁盖惊慌。作为副手,吴用被信任倚重得骋志才,是一种畅快。但是如果“主公”过于“无能”,副手还会把他放在眼里吗?军师吴用最终对无谋主公弃而去之。

人心所向往往决定事之成败。相比于宋江的能知人知心,迎合人之所欲,晁盖缺少洞察人心、笼络人心的能力。宋江到梁山次次下山亲自挂帅,在外立功在内立言。晁盖本就不善络人心,在次次退让中越来越边缘化了。最终造成“我不向前谁肯尽力”。哀哉!

领导,虽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但也要能以谋略眼光作引导力,以笼络人才能调任人才作为执行力。缺乏这种领导素质,是晁盖败亡之因。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晁盖为梁山之首,位置高人物重要,但在水浒中笔墨并不很多。他的事迹有认义刘唐、劫取生辰纲、逃抓捕上梁山、任梁山主、抗官军得金报恩、三救宋江、责投梁山之人,不让下山终被宋江夺位、征讨曾家进埋伏中毒箭、枉死之仇无人铭记、卢俊义报仇宋江得位。

可以借晁盖失位丧命评论领导应有的素质。

【教学目标】

A1.熟悉晁盖事迹,通过主要事迹归纳其性格

2.梳理晁盖与吴用、宋江关系及发展变化,思考原因

B3.讨论归纳晁盖败亡之因

C4.通过宋江、晁盖对比,说说领导人应俱备的素质

【教学过程】

一,晁盖真英雄,惜败亡

1.叙晁盖事迹,请学生讲故事

2.宋江、晁盖你更喜欢谁?晁盖之死宋江有无责任?

【1以前晁盖下次宋江次次阻拦,这次并不阻挡,为什么?(宋江几次立功羽翼丰满,势力雄厚夺位时机成熟,再不必与晁盖争功,这从宋江下山众人从,晁盖之命无人顾可看出;这次敌人强大,五虎,任务格外凶险)

2.旗折兆凶,宋江也派人刺探了,但却未及时救险施援

3晁盖死后宋江不急于报仇

所以,宋江心中已把晁盖作为自己的阻碍,不欲其生但欲其死。晁盖之死,宋江有责任】

三、晁盖为何不及宋江

1.宋江晁盖你更喜欢谁?自由辩论

2.归纳晁盖失败之因,晁盖有哪些性格弱点?

【可通过认义刘唐、欲斩投奔者等情节归纳,详见解读】

四、你心中的好领导?

1.宋江晁盖均未治好梁山,宋江招安实际欲以梁山为筹码博私利足私欲,他缺乏天下为公精神追逐大义的壮怀。晁盖既无远略又乏治人治事的权谋之才

2.好领导应是宋江与晁盖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如毛泽东与周恩来,毛主席有壮怀伟略,周总理处事待人周全细腻

好的领导既能任用贤才,更要强大自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片丹心尽付予-----晁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ki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