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已经成为90后的常态。
就像很多大号文章标题《90后平均7个月就辞职》所写的一样,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的周围。
毕业近一年,我换了好几份工作。时常调侃自己“游走在被开的边缘”的我,在昨天,也就是快要放年假个时候,试用期还没过,兜里仅存89块钱的我就又辞职了,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

而且,焦虑迷茫的不只是我,我身边有很多已经离职或者正要离职的人,并不是由于能力不足或者为人太差,更多的也是像我一样,不知道未来自己做什么,遇见的工作实在谈不上喜欢,加上劳动工厂的压榨,离职也就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虽然周围的人都劝说要坚持下去,但从事不喜欢的工作,坚持下去也不会变得喜欢,就算坚持下去也只是为了做好未来离开的准备,心里也都清楚不会一直干下去。

比如我的发小,年中的时候从学校正式毕业,从杭州回到了大连,找了一家“大厂”的编程工作。他心想着“大厂”能学到东西,福利待遇也相对稳定,就打算一直努力工作个三五年,打好基础后再出来创业打拼。
但今天他向我透露出想要离职的想法,我是很意外的,因为他已经转正,虽然薪酬一般,但总比没有强啊,放弃的话就意味着还要像我一样四处奔波找工作。
今天视频的时候,我问他:“老哥,你咋想的?”
他开玩笑的说:“跟随你的步伐,放飞一波自我。”
我说这别闹了,我这是实在没办法,要是能挺到年后我还继续挺着呢,我要是你,最起码也得过完年再离职啊。
他吸了口烟,眉头皱在一起,叹了口气:“我知道,过完年还能多挣一些钱,但是现在心态特别不好,我开始讨厌这个工作了。”
“这跟我当初一点都不一样,刚来的时候想着多学习,天天加班到12点都没事,但后来渐渐的很多原本不属于我的活都由我来干,同事则在旁边打酱油混时间装忙,最狗血的是同事工资比我高,活还我来干,我受不了了。”
“那你现在离职了,你打算咋办?”我问他。
他苦笑:“我也不知道,最差也不过如此了,我可不想变成占着上班时候拉屎,下班时间朋友圈秀工作的人。实在不行大不了重头再来呗,重新加班,哈哈。”
所以你看,很多选择辞职的人,并不是说有多么的任性,或者家里有着太多的矿,而是现在的生活,自己实在无法接受,原想着为喜欢的工作尽心尽力,但现实却是频繁的加班和惨无人道的压榨,同事的耍滑和老板的不着调的KPI。
所以他们不后悔,再说也不能比现在更糟了。

再说,就算离开后的情况没有改善,但起码这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保留着自己内心的一份棱角,没有变成投机耍滑的聪明“大人”总是好事。
而且,无论是我的发小还是我自己,虽然感觉到“绝望”,但心里都很清楚,人生的还很长,谁都不能保证在一家公司待一辈子,只有自己的能力提升才是关键。
你把时间投入于重复操作的工作,就没有时间学习;没时间学习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没能力的提升就没薪酬的涨幅。就好像你不能指望一个天天搬砖的工人,训练十年能超越推土机的效率一样。
最重要的是,就算把不喜欢的工作坚持十年,或许只是煎熬了十年,它会使你变得更加圆滑,天天想着怎么才能少上班,它也会让你变得更势利,天天想着怎么才能不干活多捞好处。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人因选择而不同,我选择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当然,我也不是怂恿大家都放飞自我,因为不喜欢当前的工作就贸然离职。
我身边也有着很多以为自己不喜欢,但还在坚持的朋友,但他们在逐渐的努力学习下,也从不喜欢变成了逐渐习惯。
你要说他们的棱角被磨平了吧,其实也不一定,因为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稳定生活。不一定哪一天,他们想通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许就会为此做出改变。
但假如你在各个方面都无法认同当前的工作,还是尽快放飞自我吧,年轻的时候有机会试错,等到年长十岁,身上背着家庭与责任,再想追求想要的生活就很困难了。
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写到,我们认为的完美生活都是别人的生活,其实这所谓的完美也不过是因为我们带上了距离的滤镜。
我们从朋友圈中所羡慕、嫉妒、恨别人的生活,或许只是别人把最好的部分展露出来,假如真的如同吃饭睡觉一般常态,谁又会发个朋友圈说,我睡觉了呢?所以说放平心态,过好自己的生活,学好自己的习。
我始终相信,保持学习才是进步的根本原因,当我们能力越来越高的时候,找到喜欢的工作就会更容易。虽然我们会遇到挫折,但上天总不会亏待保持学习的孩子。也不会疏漏偷奸耍滑的人,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而且进一步说,工作上一时的不如意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段,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只占了很少的一个部分,就像你在马路上总会遇见有一段路坑坑洼洼一样。总不能因为掉进了一个坑,而选择在坑里安家是吧。
工作的不如意只是挫折的一部分体现,而我们面对挫折的心态确是逐渐成长的。面对挫折的能力就好像免疫力,只有经过不断地磨炼才会变得强大,刚出生的婴儿虽然免疫力完备却没有经历过病痛,所以在不断的生病痊愈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大人。
就像尼采在《超越善恶》中写的一句话——“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