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求人帮忙经常会听到场面话,‘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包在我身上’,如果事情棘手对方心理觉得麻烦会暗自思虑‘关我屁事’,嘴上会说,我尽力好吧。
如此,不想太过麻烦别人的人会察言观色,要不就算了,自己再想想办法。另外有一种工于心计的做法,拖对方下水,变成一条绳上的蚂蚱。今天就讲讲《西游记》中那些拖人下水的故事。
回顾原著第三回,东海龙王被猴子抢走了定海神针,其余三兄弟又赶来——
……
北海龙王敖顺道:“说的是。我这里有一双藕丝步云履哩。”西海龙王敖闰道:“我带了一副锁子黄金甲哩。”南海龙王敖钦道:“我有一顶凤翅紫金冠哩。”
老龙大喜,引入水晶宫相见了,以此奉上。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当,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对众龙道:“聒噪!聒噪!”四海龙王甚是不平,一边商议进表上奏不题。
四海龙王商议的结果是,怕自己筹码不够一家之言,说出去也颜面扫地。于是想到加一个筹码,分摊点耻辱——
……
只见那美猴王睡里见两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美猴王的魂灵儿索了去,踉踉跄跄,直带到一座城边。
……
那两人道:“你今阳寿该终,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
但是地府阎王压根不知道这事——
……
慌得那十殿冥王急整衣来看,见他相貌凶恶,即排下班次,应声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猴王道:“你既认不得我,怎么差人来勾我?”十王道:“不敢!不敢!想是差人差了。”
更何况我们之前讲过‘孙悟空’三个字在生死簿里是跟各种槐树放在一起,就是判官翻烂了也不一定能找到。所以,我推论就是四海龙王在搞鬼,然后就有了后来的龙王跟地府联合奏表玉帝……
异曲同工之妙还有第四十三回黑水河——
……
那老人磕头滴泪道:“大圣,我不是妖邪,我是这河内真神。那妖精旧年五月间,从西洋海,趁大潮来于此处,就与小神交斗。奈我年迈身衰,敌他不过,把我坐的那衡阳峪黑水河神府就占夺去住了……今闻得大圣到此,特来参拜投生。万望大圣与我出力报冤!”
那么黑水河神这个老六就光卖惨可以获得帮助吗,毕竟取经人赶路要紧。我说了,《西游记》原著没有傻子——
……
师徒们在河边,正都商议,只见那上溜头,有一人棹下一只小船儿来。唐僧喜道:“徒弟,有船来了。叫他渡我们过去。”沙僧厉声高叫道:“棹船的,来渡人!来渡人!”
我们仔细品品当时的对话来分析这撑船的家伙到底是什么人——
……
船上人道:“我不是渡船,如何渡人?”沙僧道:“天上人间,方便第一。你虽不是渡船,我们也不是常来打搅你的。我等是东土钦差取经的佛子,你可方便方便,渡我们过去,谢你。”那人闻此言,却把船儿棹近崖边,扶着桨道:“师父呵,我这船小,你们人多……
然后就是老生常谈的剧情发展——
……
那呆子扶着唐僧,那梢公撑开船,举棹冲流,一直而去。方才行到中间,只听得一声响喨,卷浪翻波,遮天迷目……这阵风,原来就是那棹船人弄的。他本是黑水河中怪物。眼看着那唐僧与猪八戒,连船儿淬在水里,无影无形,不知摄了那方去也。
然后就是沙和尚下水寻师父,细品当时的对话——
……
那怪喝道:“是甚人在此打我门哩?”沙僧道:“我把你个无知的泼怪!你怎么弄玄虚,变作梢公,驾船将我师父摄来?快早送还,饶你性命!”那怪呵呵笑道:“这和尚不知死活!你师父是我拿了……
那怪并没有接话茬,只是冷笑说‘你师父是我拿了’。这就导致读者误认为这货定是撑船的梢公,真相很近,我却有我的看法。因为最开始梢公并没有渡人的意愿,而是听了沙僧表明‘我等是东土钦差取经的佛子’才顺水推舟,暗中使坏。
我们还是从对话分析——
……
说不了,只见那下湾里走出一个老人,远远的跪下,叫:“大圣,黑水河河神叩头。”行者道:“你莫是那棹船的妖邪,又来骗我么?”那老人磕头滴泪道:“大圣,我不是妖邪,我是这河内真神。
孙悟空问他是不是棹船的妖邪,他也没接话茬,并且前面还有翻船后和沙僧的对话——
……
行者道:“不是翻船;若翻船,八戒会水,他必然保师父负水而出。我才见那个棹船的有些不正气,想必就是这厮弄风,把师父拖下水去了。”沙僧闻言道:“哥哥何不早说!
孙猴子为何不早说,因为他也不确定艄公就是妖怪,他只是看出不正之气,就只是心术不正。无独有偶原著第十五回鹰愁涧被小白龙霸占,小白龙变作龙马成功加入取经队伍后——
……
只见那上溜头,有一个渔翁,撑着一个枯木的筏子,顺流而下。行者见了,用手招呼道:“那老渔,你来,你来。我是东土取经去的。我师父到此难过,你来渡他一渡。”
……行者道:“师父休致意了。你不认得他?他是此涧里的水神。
好了,这只是第二个厚黑学故事。还有我之前提到原著中最诡异的三个妖怪,除了白骨精和六耳猕猴,最后要讲这个妖精真相藏的更深。讲出来是会毁三观的,也许接下来这个故事可以证明明朝当局为何四大名著单单封杀《西游记》。
故事来到原著第六十七回——
……
老者道:“和尚,你要西行,却是去不得啊。此处乃小西天。若到大西天,路途甚远。且休道前去艰难,只这个地方,已此难过。”
三藏问:“怎么难过?”老者用手指道:“我这庄村西去三十余里,有一条稀柿同……我这敝处地阔人稀,那深山亘古无人走到。每年家熟烂柿子落在路上,将一条夹石胡同,尽皆填满;又被雨露雪霜,经霉过夏,作成一路污秽。这方人家,俗呼为稀屎同。
……
行者躬身问道:“公公高姓?”老者道:“姓李。”行者道:“贵地想就是李家庄?”老者道:“不是。这里唤做驼罗庄,共有五百多人家居住。别姓居多,惟我姓李。”
这里讲的就是太白金星李长庚在此处点化取经人,还是老规矩,细品对话——
……老者道:“实不瞒说,我这里久矣康宁。只这三年六月间,忽然一阵风起……
……正讲处,只听得呼呼风响,慌得那八九个老者战战兢兢道:“这和尚盐酱口!说妖精,妖精就来了!”
这妖精比以往时候来的早了一些,因为前面对话说了季节——
……
这方人家,俗呼为稀屎同。但刮西风,有一股秽气,就是淘东圊也不似这般恶臭。如今正值春深,东南风大作,所以还不闻见也。”
三年前开始, 红眼巨蟒每年六月出来作怪。此时春深,往多了说也不过四月末吧。这妖怪是奔着唐僧来的,提前来了?好像有道理。但是它并没有捉唐僧——
……
好行者,纵身打个唿哨,跳到空中,执铁棒厉声高叫道:“慢来!慢来!有吾在此!”那怪见了,挺住身躯,将一根长枪乱舞。行者执了棍势,问道:“你是那方妖怪?何处精灵?”那物更不答应,只是舞枪。行者又问,又不答,只是舞枪。
……八戒、沙僧在李家天井里看得明白。原来那怪只是舞枪遮架,更无半分儿攻杀。
……又斗多时,不觉东方发白。那怪不敢恋战,回头就走。行者与八戒一齐赶来,忽闻得那秽污之气旭人,乃是七绝山稀柿同也。
……却说那驼罗庄上李老儿与众等对唐僧道:“你那两个徒弟,一夜不回,断然倾了命也。”三藏道:“决不妨事。我们出去看看。”须臾间,只见行者与八戒拖着一条大蟒,吆吆喝喝前来,众人却才欢喜。
这下好了,解决了驼罗庄上心腹大患,因为这妖精三年前兴风作浪——
……那时节人家甚忙,打麦的在场上,插秧的在田里,俱着了慌,只说是天变了。谁知风过处,有个妖精,将人家牧放的牛马吃了,猪羊吃了,见鸡鹅囫囵咽,遇男女夹活吞。自从那次,这二年常来伤害。
大家有没有想过,妖怪为何来这里,结合我前面提到‘百灵下界’的时间节点——三年前。这红眼巨蟒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妖怪,连话都不会讲,好像它的出现直接拉低了整部书的智商。吴承恩就凑字数写了这么个毫无新意的故事,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 这个妖怪的出现解决了一件事。稀柿同本来就人迹罕至,原文也表明另行开路是比较不靠谱的方案,同时也没哪个徒弟愿意驮着唐僧飞过去——
……令高徒与我们降了妖精,除了一庄祸害,我们各办虔心,另开一条好路,送老爷过去。”
行者笑道:“你这老儿,俱言之欠当。你初然说这山径过有八百里,你等又不是大禹的神兵,那里会开山凿路!若要我师父过去,还得我们着力,你们都成不得。”
……
行者笑道:“眼下就要过山,却也是难;若说再开条路,却又难也。须是还从旧胡同过去,只恐无人管饭。”
李老儿道:“长老说那里话!凭你四位担阁多少时,我等俱养得起,怎么说无人管饭!”行者道:“既如此,你们去办得两石米的干饭,再做些蒸饼馍馍来。等我那长嘴和尚吃饱了,变了大猪,拱开旧路,我师父骑在马上,我等扶持着,管情过去了。”
取经团队选出八戒来拱路,八戒本来食肠宽大,法天象地之后的化身食肠更是鲸吞。问题来了,干活要吃饭的。取经团队肯定没那么多干粮,八戒又不能吃草。怎么办?
如果寻求当地老百姓,一家人肯定是招待不起。如果全村人招待你,你是个游方僧人又不是官僚县太爷,想多了。人家又不欠你的。
问题来了,怎么样让这些村民欠你的?
妖怪的用处就凸显出来了。所以说,三年前来了个妖精,细思极恐啊。 究竟是谁准备了一条蛇为非作歹?——
……
那些人有七八百相送随行,多一半有骡马的,飞星回庄做饭;还有三百人步行的,立于山下遥望他行。原来此庄至山有三十余里,待回取饭来又三十余里,往回担阁,约有百里之遥,他师徒们已此去得远了。
取经队伍打死了蛇,老百姓感恩戴德,老百姓准备吃的,八戒拱路, 问题完美解决。
网友评论